2012年5月以来,民革安徽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团结带领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全面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持续强化思想建设,巩固共同政治基础。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为主线,相继开展了十多项主题教育活动和民革优良传统教育活动。同时,用宣传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在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发表稿件1600多篇,在民革中央、省政协、安徽统一战线和省委会网站发稿6000余篇。 “关爱抗战老兵”、“政协江淮行·走进民革”、“团结行·聚焦安徽民革”等宣传活动和 《亲历者赞·民革人物系列报道》等一批精品宣传稿件社会反响热烈。组织撰写理论研究文章120余篇,发挥理论研究的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作用。
稳步推进组织工作,提高自身建设水平。五年来,发展党员867人,平均年龄38.2岁,具有大学以上学历760人,中高级以上职称448人,具有民革特色201名。同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各类培训,积极培养推荐党员干部,全省民革现有地市级副市长2人、行政司法机关副处级以上实职干部25人,县区级以上人大代表128人、政协委员702人。
着力创新工作机制,增强参政议政能力。一手抓人才,一手抓机制,通过吸收和发现两条渠道,解决“有人干事”问题;通过培训和使用两种方法,解决“事能干好”问题;通过激励和保障两个机制,解决“高效干事”问题。创新采取“向骨干定向约稿、向党员广泛征稿”的工作方法,截至目前,向各类协商活动提交78件发言材料,作大会口头发言18次。发挥人才优势,议政建言成果丰硕。 2012年至2016年,向省政协大会提交集体提案134件,其中19件被列为重点提案,大会口头发言6件,书面发言41件。 4件大会口头发言、11件集体提案获时任省级领导批示。五年来,提交反映社情民意信息3300余篇,中共中央统战部采用10篇,全国政协采用10篇,民革中央采用79篇,431篇信息被中共省委、省政协和省委统战部采用。省委会连续两次被评为“民革全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集体”。
精心打造特色品牌,凸显社会服务成效。凝聚全省民革力量,聚力“同心示范工程”,直接投入帮扶资金180余万元,协调资金900多万元,帮助黄河村基本实现“五年大变样”。树立“博爱·牵手”品牌,开展扶贫助学、法律援助、助残助老、关爱抗战老兵等活动,促成“博爱图书、十年百馆”公益基金向安徽省贫困地区13所学校捐赠图书。
与此同时,省委会还不断拓展工作渠道,深化促进祖统等具有民革特色的工作, 3个集体、8名党员分别荣获民革全国祖统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称号。
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机关建设再上新台阶。省委会着力推进“五型”“三化”机关建设,坚持倡导以政治意识、合作意识、服务意识、效能意识、奉献意识为主要内容的机关文化,营造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重视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在部室联系省直支部和专委会工作的基础上,建立联系市委会工作制度,优化工作流程,进一步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培训全省机关干部,加强工作指导和服务。全省民革5个集体、9名个人分别荣获民革全国机关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称号。 李原
新闻推荐
星报讯日前,安徽省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在国抽抽样中发现一批次不合格食品。该款食品为薏米红豆粉,大肠菌群检出值比标准规定值高出9.8倍,全部通过京东自营平台网上销售。5月25日,记者获悉,该企业共生产...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