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阜阳市 宿州市 滁州市 六安市 宣城市 池州市 亳州市
地方网 > 安徽 > 安徽新闻 > 正文

公益为城市“造魂”本报记者李屹

来源:安庆日报 2017-06-06 09:40   https://www.yybnet.net/

如果说,城市之间的竞争早已进入软实力竞争阶段。那么,公益广告在城市文明、城市秩序的建构上,对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在“文明”这道大题上,如何从外在约束转变为自我约束,公益广告的教化与引导应该是一场春风化雨,通过夯实软实力,启迪人,改变人。

展示城市精神与善美气质的公益广告,如同街头的“文明宣传员”,让公益走近公众,并与公众形成良性互动,不仅扮靓了城市的面貌,更让温暖直抵人心。

将公益宣传与城市美学融为一体,提升审美,又滋养精神。为城市“造魂”,这正是公益广告的意义所在。

温暖抵人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雷锋精神、诚信教育、勤劳节俭的生活观念、孝道和敬老风尚、文明旅游、保护生态环境、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等八大公益广告宣传主题,报纸类每月刊登总量不少于4个整版,广播类、电视类每套节目每日播出数量分别不少于6条(次)、6条(次),互联网在首页固定位置展示公益广告,机场、车站、宾馆、社区、公园等公共场所及公共交通工具的广告设施或适当位置,适当地段的建设工地围挡、景观灯杆等构筑物,要大力度、经常性刊播公益广告。

对标《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对公益广告宣传的要求,文明新风在宜城大地的城乡劲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学习我践行”、“祖国前头尽是春”、“文明城市市民公约”、“你我共同行动,让城市变得更美”、“清廉者,得民心”……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公园社区,构思巧妙、主题多样、形式丰富的公益广告,静静散发着道德文明的芳香。

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整齐、安全,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像街头的“文明宣传员”,使广大人民群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道德文明的教育,不仅扮靓了城市的面貌,更让城市的温度直抵人心。

公益广告的设计是一个时代的特定产物,它的文字语言、视觉语言是一个社会、一座城市的形象符号,让文明、廉洁、友善等传统话题在新的形式中获得全新的表现方法。

公益广告多以展示城市善美气质与城市精神为主题,挖掘人文、时尚、现代、文明、历史等元素,以走进百姓、走入民间的方式介入公共生活,凸显文明向上的正能量和社会主旋律,也让公益走近公众,并与公众形成良性互动,书写城市的文明水准,起到温暖人心的作用。

教化与引导

“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安徽省公益广告影视类优秀作品《六尺巷--言传身教》,以动画形式设计讲述了“六尺巷”这一传世美谈,提出“修身为先,大度做人,勤政廉洁,言传身教”的公益主张。

如果说,城市之间的竞争早已进入软实力竞争阶段,那么,公益广告在城市文明、城市秩序的建构上,对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做好软实力就能更持久地打动人心,改变人们的意识、行为和习惯。

与乡村所处的熟人社会不同,城市由陌生人构建,城市中的人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价值观各异,要凝聚共识,重塑一种新的城市气质,春风化雨式的软性宣传与文化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至关重要。

走街串巷不难发现,不少社区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社区”,巧妙地把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和居民生活,将“诚、信、仁、义、礼、智”等个人品行修养教育以多种形式、多种载体推进宣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展示、形象化表达。

而一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打造的皖江公园,更是搭建起了一个新颖、实效的公益传播平台。909个公益广告牌,刊载图文并茂的核心价值观彩色喷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生动活泼的画面和独特造型,嵌入和内化于每一个城市个体之中,从而形成普遍认知。

视觉环境日新月异,公益广告要打动眼睛,更要打动人心。

经常散步于皖江公园的市民姜一峰表示:“曾经这些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多以居高临下的口气或命令式语言来说教,生硬且效果微弱。公益广告要想收获成效,首要就是引起人们关注、参与的热情,才能契合当下城市文明的宣传需要。教化与引导应该是一场春风化雨,启迪人,改变人。”

公益上围挡

相较于街道、公园、社区、交通站点等场域,工地围挡的改变,最令市民惊喜、欣慰。

随着城市大建设不曾中断的持续推进,在建工地、施工路段众多,遍布各个区域,特别是主干道、中心区和市民集聚区。这些工地围挡体量大、展示效果好,理所当然地成为公益宣传的重要阵地。

记者在市区某处工地附近采访数位市民均表示,建设施工在一定时间段内,难免产生一定噪音、粉尘等环境影响。有的工地黄泥、脏水肆意横流,甚至影响到工地周边的主干道上,由此成为城市“脏乱差”的典型。这个以往城市的“污点”,常遭诟病。那时工地围挡都是一片单调的蓝色,打着施工单位的牌子,顶多标示着注意安全。只能让人避而远之。

而今,工地围挡成了公益传播的媒介与窗口,各式各样的公益宣传广告,清新亮丽,令人耳目一新。这块“伤疤”与“污点”,成了“亮点”,成了文明与艺术的展示台。过去避之惟恐不及的工地,因斑斓的围挡变身为亮丽的风景线。

从城市建设艺术角度而言,相当于把工地变成了临时公共艺术品展示区域,对公众价值观等有积极的引导和带动作用,让艺术与文明携手走进百姓,是宣传正能量的一个舞台。

同时,城市中的一些位置让渡给了商业广告,工地围挡的公益宣传,既避免了空间浪费,也美化了环境。它不仅展示了我们和身处的这座城市应该怎么做,也传达着我们和这座城市做了什么、关注着什么。

将公益宣传与城市美学融为一体,提升审美,又滋养精神。这正是公益广告的意义所在。

新闻推荐

2017安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开幕

邓向阳作主旨演讲 张曙光等出席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公益为城市“造魂”本报记者李屹)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