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意外:今年高考首日,安徽人的朋友圈被刷屏的作文题竟然是山东的。
细想却也合理。“当整个城市沉入黑夜,总有一盏灯为你亮着”。三孝口的 “暖心书店”,承载几代安徽人的记忆。这种群体记忆在高考首日透过一道作文题发酵,形成的“共情”,真挚又温暖。
20年前,这家书店是合肥“科教城市”之名片;10年前,是整个合肥城市化之地标;2014年11月,它宣布“不打烊”,成为中国中部第一家全天候24小时营业的书店。从此,每天12点之后,拾荒者、流浪人员都会来到这里过夜。
那么,透过这间拥有悠久历史、并有可能红遍全国的书店,我们能获得怎样的启示呢?
可能,是它不分白天黑夜的“开放”。第十届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令安徽再掀投资热潮,只有更加“开放”,才能谋求“发展”。
当然,是它大刀阔斧的“创新”。转型升级自然不易,但把握机遇事在人为。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或者,是它无微不至的“包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八字给新兴产业的监管定下基调。去年,安徽提出将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过程中“创新先行先试”、“宽容失败”,尽显包容气度。对于普通民众,手握权力的执政者需要这种包容,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推动进步。
如果你能读懂这间深夜依然灯火通明书店里的人生百态,大概就能理解,“发展”二字对于每一个民众的意义,以及他们对于幸福生活的心之所往有多么强大。尺寸之间的书店,早已幻化成为上班族的职称考试、大学生的前途命运、拾荒者的一方天地和流浪者的一缕暖光。
NBA著名球星科比·布莱恩特有一句鸡汤:“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 ”三孝口,三十年历史的书店正在试图描摹,整个安徽在每天早上4点所积蓄的力量,“日轮擘水出,始觉江面宽”。 记者梁巍
新闻推荐
记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滨湖校区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