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辉文/图
金秋时节,菊花黄遍。记得唐朝诗人元稹在《菊花》一诗中写道:“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饱含着诗人对菊花真切的赞美之情,记者慕名来到地处县城100公里之外的百里镇大竹村采访,实地欣赏这“花中君子”的瑰丽芬芳和“浓香晚艳”的高贵典雅,实地分享一下在新时代全面决战小康的进程中发展菊花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赏:美丽景致
秋日的暖阳显得格外艳丽,站在大竹村崭新的村部大楼,放眼远眺,漫野金黄的菊花照得极为耀眼而浓烈,金丝皇、大皇朵儿饱满,色彩光亮,并有白贡点缀其间,黄白相融,花儿相依,成为秀美山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农家房舍、庭前院后妆扮绘就的新花园。
闻着扑鼻而来的浓浓芳香,记者走进花丛,只见几位小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地拿着画笔细心写生,用自己的心灵手巧描绘绽放的菊花,感受菊花的灿烂;更有不少赏花的游客从城里、从集镇来到这里,留下美丽多姿的倩影,唱响赏花颂菊的赞叹。
“与菊花零距离的接触,面对面地观察,这样比在课堂上画出来的菊花就会更加形象逼真,更加栩栩如生”。一名百里中学学生高兴地说。
“趁着金秋这大好时光,约上几个好友,来到这里置身花海,放松心情,真的是快乐无限。”一位美女拿着手机尽情地玩起了自拍。
感:收获喜悦
而尤为显眼的就是一群群采花的村妇、美女,手提竹篓,身心愉悦地沉浸在采花之中。
“在这样的环境中劳动,又香又美,真的是一种悠闲的享受,还能拿到工资”。村民王大姐说。
吉屋组张西霞是该村2014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家4口人,丈夫外出务工,大孩子读大学,小孩子念初中,自己平时在家里带小孩,空闲时就顺便帮助村里栽插花苗、锄草施肥、田间管护、采摘鲜花,一年下来挣个5000多块钱没问题。
“我家两亩多田地被村里合作社承包了,每年能收到租金800多块钱,还有长年不定时的务工收入,每天能有60到80元不等的工资。”60多岁的张西霞深有感触地说。
老屋组贫困户李术渺和弟媳家3亩多田地都租给了合作社种植菊花,不仅每亩每年都有400元的田租,其弟媳还长期在这里做季节工,一年到头也有个五六千块钱的收入。
“像这样长年不定期因种植菊花而来打工的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就有100多人,付给群众的工资达12万元以上。特别是采花的时候,每天都有四五十人干活。”该村村委会主任刘旺生告诉记者。
“原本这里并不种植菊花,主要是缘于由安徽储备物资局选派到村帮扶的省委第六批干部董健牵线搭桥种起来的。董书记是黄山人,那里种植菊花的历史悠久。近年来,为了切实加大产业扶贫的攻坚力度,董书记就主动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积极谋划发展思路,找准适宜主导产业,2015年开始试种成功,面积逐年增加。”
“今年,村里采取了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股份制产业扶贫模式,由旺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发展,村里入股40%,
村干和3位贫困户入股60%,其中3位贫困户以每户5万元的小额信贷扶贫资金入股于9月底前就各自分红了3000元。”合作社理事长刘旺生介绍了发展黄山贡菊的基本情况。
据了解,今年种植菊花50亩,租用老屋组26户田地,每亩租金400元,其中有7户贫困户直接受益,全程实行“订单生产”,由黄山一家公司负责提供种苗、技术和收购等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预计,在今年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亩产干花100多斤,每斤售价60-80元不等,全年可产干花5000斤左右,产值30多万元。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菊花烘干问题,今年村里投资10万元,新建了烘干厂房。这样一来,除掉村民务工工资、入股分红和投资建厂的基本成本,今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七八万元,从根本上可以解决了级经济一直空白的历史。
11月7日清早7点多,当记者再次来到大竹村采访时,只见烘干房内10多位村民忙碌的场景,村委会主任带头身先士卒,在7台烘干机旁忙前忙后,不亦乐乎。
“自从开始采花一周来,就忙着烘干的事情。而且是24小时日夜轮流加班加点地干,加热风干最长需要72小时。”在屋内,王华迪、余代妹、王翠虹、刘芳、程艳春等几位村妇坐在一旁认真选花摆花,而清晨那一抹阳光映在每个人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采花结束还需要10天多的时间,集中采花、烘干、销售就是村里当前最主要的工作。”记者看到,在刘旺生一群人的身上写满了山里人勤劳淳朴的人生秉性和追求脱贫攻坚的满满信心。
谋:示范引领
“下一步,我村本着继续做大做强菊花产业的发展种植,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加大脱贫攻坚力度,计划明年通过合作社发展菊花100亩,通过村级能人引领发展150亩,积极鼓励广大老百姓自愿种植,新建菊花产业服务中心,积极争取县里将菊花种植纳入特色农产品保险目录,并专门长年聘请一位技术员就地指导,确保贡菊达到增产增收增效的终极目的。”安徽储备物资局选派到村的省委第七批驻村扶贫工作队长鲁明在接过上任选派第一书记的接力棒后,信心满怀地描绘着大竹村的“振兴战略”。
“在特色产业扶贫方面,除了大面积发展贡菊种植之外,还要继续巩固100多亩瓜蒌种植成果,积极扶持黑山羊、小黄牛的大户养殖,在已建60千瓦光伏电站的基础上再建100千瓦光伏发电站,通过这些产业的发展,力争三年内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0万元;在组织建设方面,切实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培养致富能手,发挥能人引领的示范效应;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紧紧依托现有全村通行的环村道路,本着主路拓宽、支路延伸的思路,逐渐完善11条组级道路到户、两个文化广场和两座便民桥梁的建设;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积极鼓励现有20多人腰鼓队和文艺队开展向善向美向好的精神文明活动。”
尤为值得欣慰的是,在大竹村的示范带动下,毗邻的南斗村、松泉村今年也分别发展贡菊10亩、60亩,让干群逐步尝到了增效的甜头,看到了致富的希望。甚至还助推了大石乡文桥村、汤泉乡吴岭村也计划于明年发展贡菊的扶贫新路。
不仅如此,更让我们看到了百里镇在充分立足发展贡菊种植、实施产业扶贫、打造一村一品方面的脱贫举措,力求达到“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的攻坚裂变。
新闻推荐
星报讯近日,国网安徽淮南潘集供电公司开展“走进庭审现场强化廉洁自律”主题警示教育活动,组织领导、中层管理人员、供电所长、关键岗位人员共40余人,在潘集区法院第三审判庭旁听席上,全程旁听了一宗...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