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福堂
吃货的视角,跟一般观众是不一样的。比如汪曾祺(请原谅我的不恭,如此称谓老人家),看京剧《金玉奴》,别人看到的是多情女子薄情汉,而他却把注意力放在吃上面,只惦记着戏里一笔带过的北京风味豆汁儿了。我没有汪老的才,却得了汪老的“病”。最近闲来无事,随意追了一部连续剧《平凡岁月》。别人关注、谈论的,是爱情、亲情之类的话题,而我则对剧中偶尔出现或提到的食物格外地“走心”。
剧中有一个情节:李大宝的妹妹妹夫请他吃饭,有道菜叫松鼠鱼。大宝问他们,这条鱼为什么叫松鼠鱼?鱼和松鼠有什么关系?没人能答得上来。大宝由这条鱼,说起一段辛酸家史。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匮乏,买肉需凭票供应。大宝家人口多,平时很难有荤腥。妈妈就叫大宝出去,看能不能抓到鱼,改善一下伙食。大宝带了几个小伙伴,真的在一座水库里捕到几条大鱼。妈妈仿效饭店,把鱼做成了松鼠鱼,妹妹吃得最多最开心。
此时的妹妹,还在跟家里闹着别扭。她是负气从家里出走远嫁到天津的。哥哥的故事,让她突生思家之情,第二天她就乘火车回家看妈妈了。一条鱼,化解了大宝家的矛盾,却堆起了我心中的块垒。“这鱼为什么叫松鼠鱼?它跟松鼠有什么关系?”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和搜索之中。
在我看来,李大宝实实在在问了一个很傻的问题。菜肴的命名有很多方法。但松鼠鱼的名字,明显是按其形状来的。被改刀成花瓣状的鱼身,貌似松鼠的长毛,最别出心裁的,是取鱼的下巴装点成松鼠头部,令其更加栩栩如生。顾名思义,一看就是“你懂的”。李大宝对此却视而不见,我不知他是真傻还是卖萌。如果是前者,那可真得多吃点鱼头“脑补”一下了。
松鼠鱼的具体做法,在电影《饮食男女》中有教科书一般的精彩演示。这是台湾著名导演李安的早期作品,曾经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电影说的是,名厨老朱退休后,每个周日都要费心费力地做一顿丰盛的家宴,和三个女儿齐聚一堂,共享天伦。那些菜,是老朱大半生手艺所练就的心血结晶。电影一开头,有一长段做饭的近景。老朱最先展示的就是做松鼠鱼。只见他捞出一条活鱼,剃鲜出骨,使刀如踩缝纫机。片出的鱼花,裹上面粉下锅油炸,装盘后,再淋上酸甜酱汁。那炉火纯青的厨艺,看得我口水翻飞,喉头颤动。
松鼠鱼的取材,因地域不同也有差异。北方人喜欢用鲤鱼。剧中的李大宝生活在北京,他在水库中捞的大鱼,不是鲤鱼就是草鱼之类。而在我们南方,特别是长江中下游一带,松鼠鱼一般用鳜鱼来做。
汪曾祺说,鱼里头,最好吃的当属鳜鱼,刺少、肉厚,蒜瓣肉,细、嫩、鲜,清蒸、干烧、糖醋、做松鼠鱼,皆妙。在写作和美食方面,我对汪老是绝对膜拜和盲从的。
中国大地名厨多,松鼠鳜鱼谁家强?年轻时看过一部国产片《小小得月楼》,对片中展示的松鼠鱼、甫里鸭等菜品,至今印象深刻。前些年和几个朋友结伴去苏州玩,在我的蛊惑和推荐下,我们特意慕名前往观前街上的得月楼。坐定后,点的第一道菜便是松鼠鱼。鱼一上桌,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停下了手中的筷子,目光全聚焦到鱼身上。哇,活脱脱一只可爱的松鼠昂首翘臀,傲骄地安卧在盆中。鱼的眼睛仿佛也是有生命的,发出“王之蔑视”般的光芒。香味扑鼻,淋在鱼身上的红色酱汁,还在“滋滋”作响,恰似松鼠的叫声。大家取出手机,咔嚓咔嚓不停拍照,谁都不舍得动第一筷子,生怕了破坏了盆中的造型。
最后还是我hold不住,拿起筷子剪了彩。苏州人做菜偏甜,松鼠鳜鱼是酸甜口的,说实话,不太符合我平时的画风。但这道松鼠鱼却不一样,其肉已油炸得酥脆,浇汁色香味俱佳,我连喊几声“不错不错”。众人一哄而上,筷子打起了架。一盘鱼瞬间被“秒杀”。名店名菜,价格自然也不菲,一条鱼160元。想想在我们安徽的饭店,一条鳜鱼一般只能卖七八十元,而到了苏州,鱼的身价却翻了一倍。不禁感慨:松鼠鱼呀松鼠鱼,你不该叫松鼠鱼,你的名字应该是“心痛的感觉”。
回到电视剧《平凡岁月》。李大宝说,他妈妈当年做的是松鼠鱼,我对这一剧情的编排,是有疑惑的。一来,松鼠鱼非常讲究刀功,鱼肉剔骨切花,难度很大,一般只有饭店的大厨能做。以本人几十年的厨房实践,我至今不敢挑战这道菜。二来,此菜有道关键工序———油炸。要把鱼炸酥炸透,没有半锅油根本无法操作。电视说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事。那时候,食用油都是限量供应。家里平时攒点油,只有到快过年的时候,才敢开个油锅炸点圆子、带鱼之类。李大宝家人口多,吃闲饭的也多,家境算是比较困难的。不年不节的,在那样艰难的岁月里,能开油锅做松鼠鱼,这很令人匪夷所思。李大宝到底懂不懂松鼠鱼?我想仿用韩愈的语式给个点评:其真不知鱼焉?其真不知鱼也!
新闻推荐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将建“学分银行” 明年底可在共享课程“超市”选课
星报讯日前,省教育厅发布《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推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要充分利用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平台,畅通不同类型层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