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近年来不断加大现代农业研发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较快发展,初步形成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等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截至2017年底,全省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0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8个,国家农作物改良中心安徽分中心6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40个,省级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176个等。但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如:后续研发投入不足,缺乏经费保障、平台管理和考评机制不健全、农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提升农业原始创新能力和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后劲的有力抓手。我们提出三点建议:
一、增加科技创新平台持续资金投入。平台建设项目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平台建设的完结,大型仪器的持续运转、实验室运营与维护等都需要经费支撑。财政与科技部门要对平台运行进行经费预算和保障,平台建设项目验收完成后2-3年内,应继续提供平台运行管理经费。平台建设依托单位应对平台建设配套资金和仪器设备维修维护专项经费,并充分利用平台资源与基础,积极申请国家、省市等相关项目,形成“以项目促运行”的良性发展。
二、健全创新平台管理和考评机制。借鉴高等院校公共实验室实验师职称评审办法,建立平台专职技术人员绩效评价和考核办法。区分科技人员与平台专职技术人员职称晋升通道,确保平台专职专技人才队伍稳定。
三、确立科研院所与高校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但安徽省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平台的农业企业数量少、创新能力弱,发挥不了创新主体作用。由此,科技主管部门要面对现状、认清形势,切实看到科研院所与高校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确立其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建议增加研发类科研项目中科研院所与高校承担的比例及支持额度。
新闻推荐
本报联合肯德基举行“改革开放40年,带你见证舌尖上的变化”主题活动“你们知道看鱼吗,就是一条鱼放在油锅里稍微炸一下,去除...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