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后,在考核中倒数的新兴产业基地,将面临“摘牌”的压力。日前,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将扩大政策覆盖范围,同时要建立退出机制。
《通知》明确,安徽省扩大政策覆盖范围,支持符合年度重点支持方向,且总投资1亿元及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类项目,补助比例为项目核定关键设备投资的5%,单个项目补助最高可达3000万元。同时,对实际总投资20亿元及以上、引领发展方向、具有先发优势、填补省内空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类项目,以及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化和产业公共服务项目,省、市联合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支持。
在评估机制方面,安徽省将年度统一评估指标调整为“共性+个性”指标。共性指标主要根据产值、税收、投资和工作等方面情况,权重为60%;个性指标由各市政府根据产业发展特点和目标任务,按照突出高质量发展、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突出产业链构建、突出行业地位、突出国际国内影响力“五个突出”和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高于全省工业或服务业平均水平“两个高于”的要求设计,权重为40%。
同时,凡年度未新增规模以上企业且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的,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Ⅱ级及以上重大环境事件的,被列为省级以上挂牌督办或限批园区的基地,年度评估结果认定为不合格。
考核结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关系到基地的存留。《通知》明确,安徽省建立新兴产业基地退出机制。具体来说,对年度评估不合格或者后3名的基地,第1年予以通报,并由省领导小组约谈所在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评估后3名的支持资金减少30%,不合格的不予支持;累计2年的予以摘牌;对位于皖北三市、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年度评估不合格或者后3名的基地,累计2年的予以警告,评估后3名的支持资金减少50%,不合格的不予支持;累计3年的予以摘牌。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罗敏)
新闻推荐
省政协委员陈定新安徽省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房地产开发、农业种植养殖、宾馆餐饮、商品批发零售、物流、建...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