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央视三套《向幸福出发》栏目中,来自安徽淮南一位叫李传琴的残疾人讲述了她与启蒙老师和恩爱丈夫之间的感人故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8月28日,记者见到了李传琴,她告诉记者,登上央视舞台,最初的愿望就是感恩启蒙恩师。
镜头一:老师眼中的骄傲
“李传琴从小就聪明好学,特别有上进心。平时尊老爱幼,有一颗感恩的心,是一个身残志坚的好学生。我当年辅导出这么一个多才多艺的好学生,真是由衷地感到自豪和骄傲。”这段话出自李传琴的启蒙老师王德华——一位78岁老龄的老教师,也是改变她一生命运的恩师。
1971年李传琴1岁多的时候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瘫痪,属于重度残疾,至今都要依靠轮椅行走。6岁的时候,母女俩来到学校,想报名上小学,可在当时,她的身体条件很难和正常的孩子一起学习。小学教导主任王德华看到孩子那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动了恻隐之心,主动上门帮她辅导功课。就这样,不管晴天阴天,刮风下雨,王老师每天抽出时间帮李传琴辅导功课,坚持了整整两年。李传琴也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两年后,她的优异成绩被校方认可,同意李传琴进入学校正常学习,得知这样的好消息,师生二人都流下了激动且兴奋的泪水。
小学毕业以后,王老师的谆谆教诲一直深深影响着李传琴。通过高教自学考试,她拿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文凭。现在,李传琴从事小学教育辅导工作20年了。
“我报名参加《向幸福出发》就是为了感恩老师对我的帮助,没有她无私奉献,我可能就失去了学习的机会。我还要感恩我们伟大的祖国、关爱残联人的社会和扶持我的残联部门,才成就了我今天的美好生活。”
镜头二:学生眼中的榜样
“在我眼中,李老师是一个有学识、善良且有责任心的人,也是我学习的榜样。真的感谢她数十年来的关心和照顾,我也会好好努力,不辜负老师的期望。”这段话出自李传琴十多年前帮助过的一名叫文秀的学生。当年文秀去听过李传琴的一节课,可是因为家庭条件差,所以没有办法继续学习。李传琴得知情况后,克服行动不便的困难,亲自上门告诉她,可以免费帮忙补习,师生两人就这样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文秀已经是蚌埠医学院大二的学生了,每年寒暑假,都会到李老师家里跟她聊天,说说学习和生活的情况,李老师也免不了要嘱咐她几句,就像母女一样无话不谈。
“当年,有了王老师的坚持才有了今天的我,现在我也要把这份爱和责任传递下去,为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李传琴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一名叫张杨鹏宇的学生在他的作文里这样写道:“李老师对待生命的这种阳光、自信、乐观的心态,深深地感染了周围许多人,作为一个残疾人都能够如此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更何况我们这些四肢完好的健全人呢?相信由李老师所传递的这种正能量,还会影响到社会中的更多的人”。
镜头三:家人眼中的希望
李传琴的丈夫周金宝是黑龙江人,话不多却很实在。他告诉记者,在他眼中,妻子做事情认真有责任心,要么不做,要做就尽可能做到最好。面对困难有一股韧劲,有乐观的心态,能吃苦,不怕困难。
结婚以来,两个人相濡以沫、互相照顾,小日子虽然不富裕但也平安快乐。2014年的一次体检,周金宝的肝部发现有阴影,在医院做个CT平扫也无法确诊。李传琴告诉记者,她当时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开始考虑着手卖掉结婚前自己买的房子。我当时想:“真的遭遇不测,倾家荡产也要给他治病,他没嫌弃我,选择了我,我也要用我一生的爱感恩他、爱护他!”也许是老天眷顾,周金宝最后确诊为普通的血管瘤,通过积极治疗,很快恢复了健康。
2016年,两人可爱的孩子出生了,为这个小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期盼。“我们现在赶上了好时代,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我俩现在就想着好好努力工作,把女儿培养成为优秀的人,全家一起奔向幸福小康生活。”说到未来,李传琴的笑容格外灿烂。
记者手记:采访结束时,李传琴对记者说出了她的期盼,希望记者帮忙联系合适的外贸企业,可以发给他们一些可以在家里完成的手工订单,这样她可以带领一些残疾人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拼手速 安徽蛋糕姐“秒杀”马云 从全职妈妈到创业当老板,“蛋糕姐”用了四年时间
全球女性创业者大会上,马云和谷亚芬比手速。晨报讯8月28日,在由阿里巴巴主办的全球女性创业者大会上,一位来自安徽...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