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日前,“中国1型糖尿病智能化管理与大数据中心”在中国科大附一院揭牌成立,这意味着我国1型糖尿病病友有了自己的“智慧之家”,线上病友能获得24小时实时救助响应。据悉,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指导下,在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的支持下,该项目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牵头建设。
据中国1型糖尿病智能化管理与大数据中心主任、中国科大附一院副院长翁建平教授介绍,该中心采用慢病智能化管理模式,集中国1型糖尿病的病例登记数据库、标本库、结构医学教育知识库及医患沟通于一体,通过互联网、可穿戴技术等支持,实现全国1型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统一管理,提高我国基层医疗机构1型糖尿病的诊疗质量;同时,作为大数据中心,将为中国1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以及医疗健康行政部门决策提供支持参考。
据介绍,儿童发病的糖尿病绝大部分都是1型糖尿病。患上1型糖尿病后,由于免疫系统受损,加上胰岛素生成细胞被破坏,体内不再产生胰岛素,或者产生的胰岛素不够用。胰岛素注射治疗是目前1型糖尿病唯一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手段。“胰岛素治疗的目标,一是保证患者有良好的生活质量,也就是要尽可能避免严重的低血糖发生,二是尽量控制好患者体内的代谢水平,积极预防、延缓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翁建平说。
目前,“中国1型糖尿病智能化管理与大数据中心”已经对接了近2万名“糖友”,通过特制的联网手机和注射泵,实时将血糖信息和胰岛素情况上传至系统,每天都有专业团队进行监测。目前全国已有58家分中心医院、100多名专业医护人员在线为2万名接入该中心的1型糖尿病病友提供日常服务。到2020年分中心医院将扩大至100家。
翁建平表示,未来中心将在保障数据信息安全性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三大平台的建设工作:一是“糖友”全天候实时救助平台,对需要咨询、血糖调整等帮助的线上糖友实现24小时实时救助响应;二是科学研究共享互动平台,通过数据汇总、统计,分析全国各省、市医疗机构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实时干预互动情况,搜集患者地域分布信息、血糖管理信息、临床特征信息、人口学信息,为更多有志于1型糖尿病科学研究的同道提供信息;三是政策制订数据支撑平台,为国家CDC及其他国家医疗健康行政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方萍郑雪瑛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叶晓
新闻推荐
芜湖市举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数字经济发展 暨浙商安徽(芜湖)行合作交流会
本报讯(记者余霏张永胜邢月)9月6日至7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数字经济发展暨浙商安徽(芜湖)行合作交流会在芜湖举行。市领导曹哨...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