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权与师父方韶(右一)“金牌金牌,我们是金牌!”
8月27日晚,俄罗斯喀山,郑权高举五星红旗登上冠军领奖台。
这是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建筑石雕项目的金牌!这块金牌,是安徽省在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的首枚金牌,是中国在这个项目上的第一块奖牌!
那一刻,全场观众沸腾了,人们为中国欢呼,为郑权鼓掌。
“站在世界的领奖台上,心中的激动无法用言语表达,非常开心。这让我更加坚定‘技能可以成才’,我会继续努力,把建筑石雕项目发扬光大。”郑权激动地说。
□陈琪汪嫒
进军喀山
项目的集训选拔工作是从2017年11月份开始的。方韶出任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建筑石雕项目中国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当时,刚从阿布扎比世界技能大赛现场考察回来的方韶,马不停蹄来到了黄山学院、黄山职业技术学院、行知中学等院校挑选好苗子。
当时的建筑石雕项目,在国内尚是一张白纸。技术文件上是这样描述的:“该项目是根据图纸指示完成模板剪切,并对石材进行精确的细节雕刻及字母、图案雕饰的竞赛项目。”这是一场高强度、高精准度的较量,每一个环节都不允许有毫厘的错失,对选手的技能水平、应变能力、体能、心理等各方面都是一场考验。
“关于石雕,我们与西方国家的观念不一样,以徽州石雕为例,我们的石雕重在意境和格调,表现形式较为自由;西方国家的石雕,讲究数据和精准。而在比赛体系中,是严格按照世赛标准和要求来打分,误差仅被允许在一毫米以内;此外对于工具的使用也是参照西方标准,要求纯手工和使用气动工具,这就对我们的制作技艺和精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方韶说。
因此,团队专门从高校请来了专业人士,根据石雕从业者所需要具备的要素,制定了一系列的考评机制。首先是个人职业能力倾向测试,以科学评析筛选出意向选手;紧接着是体能测评,考察被测试者的体能、耐力和稳定性;最后是实操考评,通过对石膏模具的雕刻,考核选手识图能力及刀感。
通过这些初级考验,从几百名学员中选出了10名选手组成校队,正式入住基地开始集中训练,再通过考核,最终确定了6名选手进入黄山市集训队。
心理关——初选的过程中,有个学员曾经学过雕刻,各项考评综合成绩不错,但在实操过程中,方韶发现这名学生因为紧张一直在发抖。“遇到考核,紧张是人之常情,可是十五分钟后,我发现他仍在发抖,可以判断心理素质较差,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所以不无惋惜地淘汰了他。”
纪律关——“在黄山职业技术学院校队选拔时,一名学生因为一分之差被列入了替补队员,可能心里对自己产生了疑虑,宣布结果后主动弃权。不出一个小时,他又反悔了,立刻打电话找家长、找老师、找系主任向我说情,希望能够再给他一次机会。但我只能对他表示遗憾。立了规矩,就决不能放空炮。”方韶说,通过这件事,集训队的风气进入了良性循环。
技术关——安徽省集训队的一次晋级赛中,一位非常优秀的选手因为看错图纸尺寸而惨遭淘汰时,选手哭了,方韶也流泪了。“竞技比赛就是这么严格残酷,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影响结果,哪怕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选手,终究还是要凭实力出线。”
2018年10月份,建筑石雕项目国家集训队的训练正式启动。这个阶段,选手之间的竞争更加白热化,尤其是郑权、王波两位选手,每次成绩几乎是不分伯仲。也正因为这样的良性竞争,让选手在一次次的选拔中不断得到磨砺和突破,技能水平也得到迅猛提高。
最终,郑权以0.0075分优势出线,为国出征,进军喀山。
剑指喀山
从被确定为最终代表中国的选手时起,郑权就主动要求增加训练强度、延长训练时间。
每天早上6点开始,晚上11点结束,天天如此,坚持了好几个月。临近世赛的最后两星期,郑权的右手因为长时间高强度训练开始出现肌肉拉伤的情况,幸而得到及时控制和调整。直到出发的前一天,备战都还在继续。
基地最里边,是选手们的操作间,外墙边排列着一件件训练作品。训练期间,为了对标世赛的标准,选手用的石材是葡萄牙米黄石,一块石头就有80公斤以上。选手们需要准确解读图纸,按照规定尺寸进行放线操作,然后完成精确的细节雕刻制作,所有工作要在22个小时内完成,误差不能超过1毫米。
在郑权曾经训练的操作间,墙上贴着几张图纸,上面的“RUSSIA”很是显眼,旁边的纸上是一些英汉互译的单词,内容是操作时工具设备清单等。操作台上摆放着石料和刀具,你似乎能想见,当时那个阳光少年戴着防护手套和眼罩聚精会神地雕刻的情景。
为了让选手用上更顺手的刀具,基地配备了工具间,选手们的工具打磨、完善、改进,都在这里完成。“我们尽最大的努力,为选手们创造最好的条件,我们的目标就是冲着金牌去的!”
“战前动员,剑指喀山。刀锋扫过,所向披靡。”“东市买皮带,西市买干粮,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驰骋欧洲,登顶喀山。”8月16日,距离大赛一个星期,方韶连续更新了两条朋友圈,文字里是满满的自信。
登顶喀山
当地时间8月22日晚7点,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在俄罗斯喀山开幕。
炫目、亮丽、沸腾、震撼……俄罗斯喀山的赛场,欢歌劲舞;赛场外,焰火映照夜空。世界技能组织主席西蒙·巴特利致欢迎词,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致辞并宣布大赛开幕。63名中国技能青年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地走入赛场。鲜艳的中国红,成为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
赛场上,郑权全神贯注,全力以赴。项目比赛共分为3个模块,包括模板制作、刻字刻花以及石具雕刻,赛程为4天,累计比赛时间22个小时。尤其让方韶感到揪心的是,图纸指示的工作量远超往届,难度系数起码比上一届高出30%。虽然前期做了很多的研究、分析、模拟,但是到了真正比赛的时候,还是出现了很多不可预料的状况。
前两个项目是模板制作与刻字刻花,这两个模块竞赛时长分别是2.5小时,制作完成立即提交作品现场评分。由于经验不足,对竞赛里面有一些细节规则不甚了解等原因,这两个模块发挥得不是很好,扣分比较多,当时分数一下子落后了不少。
“对于竞赛的规则文件,有时会因为文化的差异而导致理解的不同,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丢分,这是非常可惜的。为了维护选手的正当权益,我也努力向裁判组首席申诉、抗议,但最后都在投票决定时败诉。”谈及此,方韶也表示无奈。
竞赛进行到第3天,方韶顶着巨大的压力,决定将前两天比赛成绩告诉郑权。“他是抗压型选手,我相信他。”短短几个字,铿锵有力。他对郑权说:“只要拿出你的本事来,别人能做到的,你绝对能做到,而且你能做得更好。如果连你都做不到,那别的国家选手就更不要想了!”
十足的底气来源于对实力的自信,郑权没有让方韶失望。22个小时内,郑权凭借着超强的实力,圆满完成了本该25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并且他在模块三石具制作中雕刻的棱线以零瑕疵赢得了所有参赛国专家组的肯定和点赞。匈牙利专家说:“这样的精准度实在是令人赞叹,简直比机器雕刻还要标准。”
比赛结束哨声吹响前,郑权提前五分钟将自己的操作台清洗干净,以这样一种方式表示对大赛的尊重,这么做的全场也就只有他一个。打分的时候,看着洁净的台面和完美的作品,所有的专家都竖起了大拇指。“那一刻,我看到了他们对我们表示出的认可和尊重,这也让我们感到欣慰。”比赛结束的刹那,方韶紧紧拥抱住已筋疲力尽的郑权,“无论结果如何,我们真的拼了!”
当地时间8月27日晚,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在俄罗斯喀山闭幕,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闭幕式并宣布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闭幕。
“金牌金牌,我们是金牌!”“今夜无眠,郑权你是明星,45届世赛首金,45届中国首金,安徽世赛金牌零的突破,为你骄傲!”当晚得知成绩后,方韶第一时间连更四条朋友圈,其中郑权高举五星红旗站在冠军台上的英姿是最亮眼的一条!
“这块金牌,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内。但是拿得却异常艰难。”方韶情不能自已,眼含热泪说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省人社厅、省财政厅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就业创业政策覆盖面提高补贴标准的通...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