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最美奋斗者”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潘老师是国际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值得我们年轻学子学习!”中科大博士生方余强表示。
国庆长假期间,位于中科大东区的中科院量子创新研究院超冷原子光晶格研究室内,潘建伟团队成员们仍在忙碌着。“我们使用激光冷却技术,将热原子冷却到绝对零度左右。温度越低,干扰越少、噪声越低,原子的量子效应就越明显。”该研究室博士生郑永光告诉记者,他们的目标就是在一条链上让10个原子纠缠起来。由于实验需要使用激光以及对洁净度要求较高,记者走进研究室,需要佩戴好护目镜,然后经过风淋室。“目前,这一实验的主要难关已经解决了,国庆期间正在测试。”郑永光说。
“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对于我们来说,就要努力引领量子科技前沿。”潘建伟说。近年来,在中科院、基金委、科技部、教育部,特别是在安徽省、合肥市的支持下,中科大多个团队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领域取得很好的进展,在国际上占据了一席之地,研究也非常有特色。在量子精密测量方面,也有几个团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徽在量子科技领域会慢慢形成集聚效应。
9月20日是中科大校庆日。当天凌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潘建伟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他们与合作者利用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进行实验检验,发现两个相互纠缠的粒子在经过地球引力不同的区域时并未解开纠缠,排除了“引力致量子退相干”的理论预言。潘建伟表示:“‘墨子号’的先进技术促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地利用量子光学实验方式,完成了量子理论和引力之间的基础理论验证。”
新闻推荐
“厉害了,我的国!”观看阅兵式之时,看到整齐划一的方阵震撼出场,各种先进武器装备首次亮相,曾经作为一名军人的蔡维...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