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查枢屏
拿起酒杯嗅一嗅、品一品,就能判断酒度多少、什么等级、产自哪里、哪种香型、用什么发酵设备……这么神奇的能力可不是一朝能成的,不知要重复多少次练习。“品评其实没什么技巧,就是刻苦,酒品见得多了,自然就能精准判别。”查枢屏说。
查枢屏1984年来到古井,他先后做过酿酒生产、白酒品评和勾兑等工作,三十多年精于一事,成为股份公司酒体设计中心副主任。从进入酒体设计岗位的那天起,他就一直在白酒技术方面潜心钻研,默默耕耘,用心感受酒体,了解每一种酒的语言。
36年来,他潜心研究白酒品评,准确把握消费趋势,设计出了多款经久畅销、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古井美酒。
坚守终有所成
他工作认真,技术过硬,荣誉和奖章是对他敬业奉献的注解和肯定。
查枢屏每天的工作从原酒入库品评开始,对于产品的小样设计都要反复实验。特别是研发新产品时,要根据产品设计的要求,对入库的每一批、各个档次、不同年份、不同风格的酒基进行对比挑选,有了一些样品后还要对其进行理化分析,结合数据和口感,再进行一轮挑选,最终确定的样品还需消费者参与品评和体验,再进行反复调试,完成这部分工作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谈到白酒设计和品评的精髓,查枢屏说,专业品酒工作对人的嗅觉、味觉的灵敏度要求非常高,做这项工作,要静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准确把握酒体的品质。
正是因为这份执着和热爱,查枢屏收获了很多荣誉。1996年他被授予“安徽省轻工业系统技术状元”;2005年被授予“全国酿酒行业技术能手”;2006年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聘为白酒国家级评委;2010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技术创造效益
他不断超越,将技术力量转化为经济效益,助推古井不断迈上新台阶。
“通过一些努力,能让公司产品得到提升,我感到很荣幸。”查枢屏说。
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系列产品的研发标志着古井贡酒的崛起。2007年,查枢屏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古井得天独厚的酿酒资源,潜心钻研,用心勾画,设计出古井贡酒·年份原浆酒这一精品,被业界公认为中国“原浆级年份酒”典范。“年份原浆研发完成,汇聚了很多人的心血,我们获取到来自公司内外的各方意见,进行一次又一次改进提升。”查枢屏说。此产品一推向市场,消费热度经久不息,好评如潮。
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事业的王国永无止境。1991年,他开发出的古井特曲产品,成为当时古井中档产品系列的代表。2005年,他又参与了古井贡1963、1979、1984、1989纪年酒的研制和开发工作,此系列酒上市后,倍受广大客商的推崇和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后来推出的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古5、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古8、年份原浆中国香古20等系列产品为古井贡酒品牌加分的同时创造了巨大效益。
模范引领团队
他精益求精,模范带头,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凝聚团队力量,发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
当年低度白酒盛行,为了攻克低度下出现的浑浊沉淀现象这一难关,他带领技术人员,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摸索,完成了节能冷冻过滤机组处理低度白酒失光、浑浊、沉淀的课题研究。此项技术在保证低度白酒感官质量稳定和理化、卫生指标合格的前提下,达到了节能、环保、降低成本的目的,彻底解决了低度白酒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作为技术带头人,他关心的是公司整体技术、研发力量以及人才培养的提升。查枢屏说:“只要有时间,我就找成员们沟通交流,定期进行工作研讨,强化业务技能的学习培训,要求成员们时刻把握市场动态,绝不闭关自守。”
“我们团队每一个新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请教每一位老师,不纯粹是一带一,而是多带一,这样可以发挥每位老师的长处,也可使每位学员进行针对性学习。”查枢屏说。在他的指导和培养下,公司技术人员中,有2人被聘为国家级白酒评委,5人取得高级酿酒技师资质,6人被聘为国家高级品酒师,13人被聘为国家级品酒师。
“他既是我们的领导,也是我们的老师,无论是技术还是为人,査主任都是我们的向导,他带领我们努力从99分走向100分。”酒体设计师杨高明说。
如何认识“劳模”?查枢屏回答说:“当好劳动模范,责任重大,对我来说就是严格做好入库基酒把关,把分级储存做好,把人才梯队建好,稳定提升产品质量,实实在在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消费者献上高质量的古井美酒。”(古宣)
新闻推荐
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进一步扩大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干部选好、选准,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现对...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