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安徽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修订后的《安徽省食品安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6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条例》完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坚持“四个最严”,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实行“政府监管、部门协作、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
一粥一饭,关于千家万户,恒系人民的健康与幸福。近年来,食品安全理念越来越深入到普通百姓心中,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面临的考题。尤其是近几年,以网络外卖为代表的“互联网+食品”新业态方兴未艾。统计数据显示, 至2020年,中国餐饮在线外卖市场规模有望超过4000亿元。外卖已经成为时下年轻一族较为普遍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随着外卖的迅猛兴起,食品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各网络订餐平台都难免出现“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情形,此前曝光的入网食品经营者证照不全、“脏乱差”、黑窝点等问题,仍历历在目。
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商家自身资质不过硬。一些无证照的小作坊在网络的掩护之下,在没有合法手续和不满足卫生条件的情况下,公然在网络上售卖,背后却暗藏食品安全隐患。 二是互联网平台把关不严。作为第三方订餐平台,天然负有对入网餐饮企业的审查责任,应该严格履行好第一道准入把关的审查义务。然而,一些无资质不合规的外卖商家的成功入驻,恰恰说明了网络平台的失职。第三,追责惩戒力度不够。尽管外卖行业乱象总是频繁地被曝光,但曝光之后也只是常规流程,有关部门去核查、取缔,然后“一关了之”,但是解决一家,又出现一家,周而复始,并不能让平台上的“黑店”有所警醒。而这些,都暴露了政府监管的滞后性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以至于食品安全问题无法“治病除根”。
民以食为天,食为安为先。要看到,此次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条例“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原则,不只是写在纸上;公众的注意力和部门的执法态度,也不会被一时一事的表态牵着鼻子走。每一家餐饮行业都需要以消费者利益为出发点,主动填补管理漏洞,消除卫生死角,让舌尖安全有保障,方可不负消费者的信任与期待。
正如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所写的,“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在保卫食品安全的道路上,每个社会个体都是肩并肩的同行人。让食品安全更令人放心,需要人人参与共管共治,坚持产管并重、重典治乱,强化检查和监管力度,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拧紧“安全阀”。
新闻推荐
合肥市蜀山区环境保护局《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票据购领证》编号为No0000120,于2010年7月7日申请领用《安徽省政府非税...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