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春节,在万家团圆、欢度佳节的日子里,安康市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始终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以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谱写了一曲职业赞歌。
宝宝迎春
正月初一,市人民医院妇产科的医务人员在忙碌中迎来了猴年,凌晨3点53分,一个男婴在医务人员的精心呵护下出生了,啼哭声在寂静的夜空分外嘹亮,该院的第一个“猴宝宝”使医务人员的疲惫一扫而光,又迅速投入新的工作之中。
正月初四下午5点,一位产妇被直接推进妇产科产房。“钟医生,产妇宫口全开,羊水已破。”听到助产士的报告,值班医生钟社兰马上赶到检查室为产妇进行仔细的检查。检查中,宝宝的胎头停滞、胎心突然下降,她判断胎儿宫内窘迫,需要进行急诊剖宫产。一时间,麻醉师、医生、护士迅速进行术前准备,有条不紊的开展手术,伴随着啼哭,又一个“猴宝宝”降生了,母子平安。看到刚出生的宝宝躺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医务人员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从除夕到初六,市人民医院共有25个宝宝平安出生,医务人员以精湛的医术,一次又一次地迎接新生命的降临,为这些家庭带来了欢乐和吉祥。
急诊手术
市人民院手足显微外科是全市重点学科,在断指(趾)再植方面享有盛名,每年春节期间该科的急诊手术最多。
一天晚上22点左右,副主任崔君智的电话突然急促地响了,值班医生王国辉请他速到科里。来不及多问,崔主任连忙赶到医院,刚到科室,一名病人家属就拉住他的袖子,“主任,请您帮帮我的父亲,他不想截肢!”原来这名69岁的老人因右上臂被木材压伤后刚在其他医院做了手术,术后因伤情重,出现了右上肢部分皮下及肌肉组织坏死的情况,且坏死组织有扩大趋势,医生建议截肢治疗,老人心有不甘慕名来到市人民医院。为病人查体后,大家认为病人伤情确实严重,保肢风险很大,但鉴于右前臂部分肌肉完好及皮肤尚好,尺神经尚有部分功能,决定制定保肢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肢体肿胀明显减退,上肢肌力逐渐恢复。看着父亲逐渐恢复健康,患者的儿子喜极而泣,拉住崔主任的手不住的说:“感谢医生!感谢医院!感谢手外科!”
节日期间,手足显微外科收治患者30余人,实施急诊手术8例,主任马群莹、副主任崔君智每天至少查房一次,遇到危重病人随时赶赴现场进行抢救,他们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赢得了病人信任,融洽的医患关系令节日更加温暖。
情系患者
春节气温冷暖交替,肺心病、慢阻肺、呼吸衰竭病人明显增多。不仅门诊接诊近3000余人,而且呼吸内科病床出现一床难求的现象,病床使用率超过130%以上。
为了患者,值班人员没有按时下班,备班人员来,原本休息的同志也主动回科室加班。每天早上7点半,呼吸内科医护人员早早到岗,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工作。7:40,正在组织查房的医生杨梅发现47床病人面色发紫,血氧饱和度非常低,判断病人呼吸衰竭。她迅速报告主任、护士长前来参与抢救,这是一名危重病人,血氧饱和度上升极不稳定,郑晓光主任立即指挥医护人员为他进行吸氧和药物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中午12:40,6床呼叫器响起了警报声,值班医生连忙跑去查看,病人进食后出现呼吸困难,要立即进行抢救。此时,47床的病人病情再次加重,3名医生、5名护士分组对两名病人进行抢救,经过负压吸引、吸氧等一系列抢救之后,2名病人转危为安,医护人员不禁松了口气,连续忙碌了七八个小时,错过了食堂的饭点,也没有人叫苦叫累。 何蕊
新闻推荐
汉滨区果园小学六年级(1)班的同学们翻看刚发下来的新课本。学校门口的文具摊生意火爆。一个假期没见的小伙伴们相见甚欢。本报讯(记者陈曦张婧)随着元宵节的结束,安康市中小学正式关闭寒假模式,老师和...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