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脸面,有了脸面就有了尊严。对一座城市来说亦是如此。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就像一位温文尔雅的少女,漂亮又有气质。作为秦巴山区璀璨的明珠——美丽、宜居的安康,经过前几年轰轰烈烈开展的“双创”工作,颜值不断升高,并顺利进入了“国家卫生城市”的行列。
可是今年以来,城区部分地段脏、乱、差的陋习又开始反弹,常常随处可见丢弃的垃圾,乱倒的污水,还有恶臭的水沟以及灰蒙蒙的天,形成了新一波“城市病”,它不但影响着城市的“脸面”,而且影响市民的生活……
这些“小事”会抹黑城市的“脸”
近一时期,家住安康城区江北寇家沟二建司家属楼的居民们反映,寇家沟时常流出白的或是红的污水,气味恶臭难挡,连窗子都不敢开。
随后,记者来到此处,人还没到沟边,就闻到了阵阵刺鼻的臭气。捂着鼻子走近细看,只见寇家沟流经该家属楼附近时,大约有200米左右的沟道没有加封,顺沟流来的水是黑色的,里面还有白色或红色的气泡,实在令人作呕。
据沟边一杨姓住户介绍,这条沟从铁五处到晏家坡市场都已经封闭,就这么一小段没有加封,可能是上边的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到了沟内,特别是夏季,不仅非常臭,而且还经常被堵。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将这段沟封闭起来。
同样恶臭的还有南山防洪渠。这条渠曾在“双创”期间,有关部门下大力气在渠的两边搭建了防护网,一度渠里的水不再是那么臭。可近一时期,防护网却遭到了严重破坏,有的地方倒塌了,有的地方被撕成了大窟窿。居住在渠边的少数居民为了方便,又不断地往渠内乱扔垃圾,使渠内的水再次恶臭起来。
而本刊曾经多次关注过的安康一桥城门楼“公共厕所”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前不久,记者陪同几位湖南来的朋友到城堤上欣赏汉江夜色,他们无不被美轮美奂的一江两岸美景所吸引。可就在经过安康门台阶返回宾馆时,只见游性正浓的朋友们都捂住了鼻子。“怎么回事,这里咋这么臭?”有朋友发问说。走近一看,才发现台阶上布满了尿液,而且还有粪便堆积。朋友们看到后,都皱起了眉头:“这么漂亮的城门,怎么还有人在此大小便?!”也就因为这样一件“小事”,估计美丽安康的形象会在他们心里打下折扣。
不能让卫生死角去而复返
“双创”期间,经过各级政府和广大市民的竭力努力和整治,中心城市的环境卫生让市民和外地游客眼前一亮。可近一时期,走在城市部分地段,不时可以看到各类垃圾堆积,尤其是一些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垃圾现象更为严重。
党校路处于市中医院后门,人流车流量都很大,同时也是早点、小吃店的聚集区。记者当天采访时看到,此路段由北向南大约六七十米的绿化带内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垃圾,煤渣、菜叶、塑料袋、一次性碗筷样样俱全,简直就是一个露天的垃圾场。“市民吃完早点把塑料袋子、杯子随手扔进去,那些小餐馆把生活垃圾也倒在绿化带里,加上长期没人清理,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市民王先生说:“马上就到夏天了,不及时清理的话,到时候就会到处都是蚊子和苍蝇。”
随后,记者走访了巴山西路、培新街、江北大道等部分道路和背街小巷,发现凡是有几棵小树的地方,树下基本上都会有垃圾。
在安康城区中心广场,春光明媚,前来休闲晒太阳的市民很多。但有些市民在随手接过宣传单页后,就放在了台阶上或者绿化树周围的台子上。当他们离开的时候,除了遗留下的纸张,还有满地的瓜子壳、水果皮、卫生纸等。在金州广场、桥西广场等公共区域,类似现象也很多,尤其是在举行了大小型文艺活动或展销后,满地垃圾更是非常刺眼。
除了城区的道路和公共区域,在少数居民小区和机关单位也可见到清扫不及时或无人清扫的垃圾。采访中,市民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采取积极措施,加大道路的清扫、保洁、清运力度,加强对公共区域的卫生管理,还市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
六小行业需再出重拳严管
六小行业整治,是中心城市单项整治最重要的内容,其环境卫生的好坏,不仅影响着整个环境,而且直接与群众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小摊点、小餐馆、小商铺,屋内还算干净,可屋外卫生状况却让人难堪。
兴安西路、培新街、鼓楼街夜市城等一些街道聚集着各类小餐馆、小吃店,有相当一部分市民的早餐、夜宵,甚至是午餐都在这些地方解决,可是在兴安西路一家炒菜馆门前记者看到,一名服务员正拿着水管将门前摘菜洗菜留下的菜叶和垃圾往路面上冲。顿时,人行道上立马布满了煤渣、菜叶等垃圾。而沿街一些餐饮店门口,则零星摆放着拖把、塑料桶之类的杂物。更有甚者,提着装有剩饭剩菜的桶直接往路面上的下水井里倒,下水井被堵住后,残余的汤水顺着路面蔓延。
同时,一些理发店、商店、特产店门前的卫生也不容乐观,不是散布着零星的垃圾,就是流着污水。“以前还见有人偶尔在门前打扫,现在却根本就看不到了。有些做生意的人,只管坐在屋里挣钱,哪还管门前干不干净 。可是门前这么脏,谁还愿意进他们的店里消费呢?”家住培新街的张先生告诉记者。
渣土车扬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天然“氧吧”,拥有清新的空气,一直是安康人对外炫耀的资本。可近一时期,我们城市某些区域的空气有点不再向过去那么清新,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建筑工地渣土车的扬尘不无关系。
采访中,在安康大道一建筑工地门口,从快车道到建筑工地接近200米距离的路面上,铺着一层厚厚的黄土,每当有车辆经过时,都会扬起几米高的灰尘。这主要是有的渣土车既不遮盖,也没有对轮胎进行清洗,沿途抛洒的泥土掉落在人行道、慢车道和快车道上造成的。有时扬起的尘土简直让行人睁不开眼睛。
在滨江大道、江北大道等地,也出现了渣土车疯狂奔驰现象,时不时可以看到载着泥土的渣土车在马路上狂奔。有的车经过减速带又不减速,只要车身一抖,就有泥块从车上掉下来。而马路上,泥块经过碾压化作扬尘在空气中弥漫,路边的绿化带,美丽的花草、灌木也被蒙上了一层灰。
“碴土车不遮盖、不清洗轮胎或者高速行驶,在安康城区许多建筑工地都可以看到。”采访中,市民王先生对记者说。“他们这样,不仅使干净的马路变得尘土飞扬,而且使中心城区的空气也受到了污染。有关部门真的应该好好管一管了!如果长期这样的话,安康也会出现‘灰霾\’。到那时,想吸上一口干净清新的空气,将会和其它`大城市的居民们一样成为奢望。”
记者手记:
本文采访记录的种种现象,除了我们管理部门在管理上有所放松外,更多的是部分市民素质在反弹!这种反弹虽反映在市容市貌上,根源却在我们的行为环境上。为什么说是“行为环境”呢?是因为我们的部分市民、司机、商户乃至企业都在不同程度放松对自我行为的约束,从而形成从单个到整体、从局部到全面行为的松懈。这种松懈,不仅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那些长期为了我们城市的美丽而默默工作的人的劳动。因此说,行为习惯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为了我们城市更加美丽,我们不仅要严格要求自己,还要用我们的行动来感染和影响身边的人,从而共同呵护我们美丽的城市!
□ 记者 周健 杨迁伟 文/图 新闻视点
新闻推荐
十天高速安康段有行人横穿隔离带被撞亡 交警提示:擅自违法闯入高速,一旦出现险情对人车都是致命伤害
交警提示:擅自违法闯入高速,一旦出现险情对人车都是致命伤害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