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谭西
从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从安康经济社会发展水质目标需求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安全,水对安康的意义不言而喻。
而3月底《安康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出台,意味着水将真正成为安康的颜值担当和形象代言人。
“节水循环、优化空间、底线保障”和“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原则,无疑让安康和外界对这里的水有了更多的关注和期待,绿色安康再次以这样郑重的方式,走进当前的现实与未来。
关键词:治水
安康的水,早已获得了外界过多的青睐。
特别是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之后,对于如何持续保持水质的探讨似乎就从未停息过。中省媒体也数次齐集安康,一次次与安康水零距离接触。
在这其间,问题并非没有。但总的来说,安康的水还算令人满意,配上这里的蓝天青山,成为了安康特色。
青山绿水就是安康的颜值担当,但再高的颜值也需要保养与维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份《安康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诞生,也算适逢其时。正如方案所介绍的,要“让安康的水更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持久动力,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上”。
这个目标对安康来说道路可能艰难,其实却并不遥远。比如这一次治水,首要的一条就是系统治理,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包括开展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行动、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和船舶码头污染控制。
针对月河流域、旬河流域、蒿坪河流域、白石河流域、旬阳铅锌汞矿区的水污染,将有一系列专项行动来应对。同时,安康会深入开展以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瀛湖库区水质保护、安全生产、汉江入河排污口排查、农业面源污染、工业点源污染、违法运输处置危险化学品及废弃物、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规范两厂(场)运营和保护母亲河为重点的汉江水质保护工作十项专项行动。
取缔重污染小企业,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也成了治水重点。就在今年年底前,所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化工、制药、皂素、煤矿、金属矿选冶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将被全部取缔。对造纸、涉重金属、化工、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缫丝、果汁等行业,也将实施清洁化改造。
工业集聚区的水污染,安康市将集中治理。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恒口示范区、县区工业集聚区(含飞地经济工业园区)污染治理。同时,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要求必须达到相应排放标准或再生利用要求。到2020 年,全市沿江35个重点镇将建成污水处理厂,中心城区、县城、重点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 95%、85%和80%。全面加强配套管网建设,到2020年安康中心城市建成区、县城建成区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农业农村的污染防治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也是安康治水的一大难点。对此,安康市将严格执行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划分,明年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在汉江流域、瀛湖库区及中大型水库划定限制养殖区,实施网箱上岸和水产养殖池塘网箱标准化改造,依法取缔非法养殖企业。同时,制定实施全市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方案。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补助试点经验,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精准施肥技术和机具;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开发整理等标准规范,明确环保要求。敏感区域和大中型灌区将利用现有沟、塘、窖等,配置水生植物群落、格栅和透水坝,建设生态沟渠、污水净化塘、地表径流集蓄池等设施,净化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月河川道地下水易受污染区域将优先种植需肥需药量低、环境效益突出的农作物,控制环境激素类化学品污染。
从源头走起
在这一轮的治水过程中,源头防控成了其中的一大亮点。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将成为绿色安康最好的阐释。在这个问题上,安康将实施严格的环境准入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持续推进循环发展。
根据流域水质目标和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实施方案要求,安康市会严格区域环境准入条件,细化功能分区,实施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严格控制新建、扩建黄姜皂素生产、化学制浆造纸、果汁加工、电镀、印染等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建立以行政区域为单元的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体系,实行承载能力监测预警。
从今年起,全市将依据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及相关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并实施分年度的落后产能淘汰方案。严格按照《安康市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实施方案》要求,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在符合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重大项目原则上布局在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鼓励发展节水高效现代农业、低耗水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生态保护型旅游业,严格控制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发展,新建、改建、扩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减量置换。汉江干流沿线严格控制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医药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有色金属冶炼、纺织印染等项目,防范环境风险。同时,推动污染企业退城入园(区)。
在生态空间保护方面,安康将有何作为?据了解,安康市将严格城市规划蓝线管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必须保留一定比例的水域面积,新建项目一律不得违规占用水域。严格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土地开发利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留足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河道、湖泊地带的管理和保护范围。加大流域生态建设力度,严格划定禁采、禁伐区;河道两岸大面积实施造林绿化,城市段适当增大堤防背水侧绿化林带宽度,在污染源相对集中的河道、滩涂地建设生态湿地和防护林,增强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能力。
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是安康的定位,在这一框架下,与水有关的循环发展也成了首要之义。基于这一理念,安康将加强工业水循环利用,Ⅱ类以上水功能区内工矿企业的生产废水、清净下水等综合利用。鼓励Ⅲ类水功能区内缫丝、造纸、原料药制造(含皂素)、化工等高耗水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以及生态景观等用水,会优先使用再生水。另一个亮点是,从2018年起,全市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 万平方米的新建公共建筑和10 万平方米以上集中新建的保障性住房,会安装建筑中水使用设施。
节约+保护+科技
安康一年用多少水?浪费多少水?针对随后几年安康水的状况,一个明确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在8.03 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比2015 年下降25%。要想实现此类目标,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和科学保护水资源成了必然要求。
为此,安康将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健全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严格水资源规划管理,重大项目规划布局必须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和防洪规划。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事前管理,严格执行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实施取水许可和全面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用水要达到行业先进水平,节水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运。建立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水耗指标等用水效率评估体系,把节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将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
与广大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节水措施则包括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节水标准的产品与设备。公共建筑必须采用节水器具,限期淘汰公共建筑中不符合节水标准的水嘴、便器水箱等生活用水器具,鼓励居民家庭选用节水器具。对使用超过50年和材质落后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到2020 年,全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建设滞、渗、蓄、用、排相结合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新建城区硬化地面可渗透面积要达到40%以上。与此同时,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完善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到2020年,基本完成重点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全市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提高到6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6以上。
如何科学地保护水资源,一直是悬在安康头上的一把利剑。针对这一难题,安康市的应对措施是完善水资源保护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从严核定水域纳污能力。这其中包括科学确定生态流量,加强江河湖库水量调度管理。采取闸坝联合调度、生态补水等措施,合理安排闸坝下泄水量和泄流时段,维持河流基本生态用水需求,重点保障枯水期生态基流。科学核定水电站最小生态下泄流量,指导督促水电站安装下泄流量在线监控装置和视频监控设施,落实生态下泄流量要求。不符合河流最小生态流量要求的水电站限制运行,对安全隐患重、生态影响大的水电站建立报废和退出机制。
在治水过程中,科技的作用始终不容忽视。通过科技引领来降低水污染治理成本,就是其中的一大举措。为此,安康将加快技术成果推广应用,重点推广饮用水净化、节水、水污染治理及循环利用、再生水安全回用、水生态修复、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污泥资源利用和安全处置等适用技术,推动科技成果共享与转化。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推动水处理重点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示范推广控源减排和清洁生产先进技术。借助科研院所水处理研发力量,加快研发重点行业废水深度处理、生活污水低成本高标准处理和地下水污染修复、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和水上溢油应急处置等技术。加强水生态保护、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水环境监控预警、水处理工艺技术装备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市场,健全环保工程设计、建设、运营等领域招投标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推进先进适用的节水、治污、修复技术和装备产业化发展。
以一江清水为典型代表的安康之水,在这一方案的走势下,无疑将在“十三五”阶段实现一次新的转型与跨越。对习惯了在青山绿水中呼吸的安康人来说,水就是安康的灵气所在。这样的颜值担当,值得所有人仰望。
新闻推荐
吕建荣,林业工程师,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专业,2010年到陕西省化龙山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从事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管理,参与《安康动植物图谱》编写。田宁朝摄“两只黄鹂鸣翠...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