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玥 优秀美文暨绘画大赛
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
优秀美文暨绘画大赛
安康日报社 汉滨区水利局 钓鱼,我猜想与人类的历史一样长。何以见得?古人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此话出自道家是肯定的。钓鱼也是一种“渔”。故我猜想人类早期也用钓鱼之技果腹,只不过,古人在钓鱼果腹之余,同时也享受到钓鱼的乐趣。
古往今来,有无数钓鱼爱好者陶醉于这项活动之中,他们怀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走向河边、湖畔,享受生机盎然的野外生活情趣,领略赏心悦目的湖光山色。在他们之中,也不乏众多的名人贤士,留下不少经典的故事,以及朗朗上口的诗词。最著名的,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非姜太公不可。商末年,姜尚隐居乡野,每日在渭水河边垂钓。相传有两个版本:一种是,姜太公用直钩钓鱼,寓意:宁在直中取,不向曲里求;另一版本则说,太公钓鱼的钩离水三尺,如若鱼儿跃水而出,吃鱼饵,则非太公之罪,寓意不钓水中鱼,只钓朝中相。现在看来,姜老爷子只不过是一场秀,但至少说明,钓鱼自古不仅是果腹的技能,也是隐士贤人休闲韬晦的一种方式。
古来也有不少钓鱼的诗词,不少名人,包括柳宗元、杜甫、陆游、孟浩然、王维、纪晓岚等大家都有不少名句,大家都可随口道来,有名的则首推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寥寥二十字的《江雪》,一幅蓑笠翁冬钓的风景画,俨然跃入脑中。还有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细致地描写了稚子钓鱼的认真谨慎,这种心情恐怕只有钓鱼的人才会懂。但我最喜欢的却是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寨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何等的清闲,何等的随意,何等的飘逸。
钓鱼在现代,成了一种休闲活动,钓鱼可以修心养性,陶冶情操;钓鱼时水面开阔,氧气充足,有益身体健康;钓鱼可以缓解情绪,适于放松工作压力。同时,钓鱼需要较好的耐心加技巧,如果说钓鱼是一场博弈,一点也不为过。钓鱼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且三者缺一则渔获就要大打折扣。所谓天时是讲,钓鱼要选对天气,没有好天气,鱼不开口;地利则说要选对地方,没鱼的水里,就是再好的天气也白忙活;最后人和则是技巧。前面两个条件前人有许多钓鱼口诀,然而各种天气、水域绝对不会有两次是一样的。所以,就算是钓鱼高手,也不能每次都满载而归,这也是钓鱼的其中一种乐趣。如同踢足球一样,不是强队一定会赢,你是钓鱼高手也不一定会钓到大鱼,但你还是会乐此不疲,津津乐道。钓鱼还有一种乐趣就是获鱼时的喜悦:经过耐心等待后,突然鱼儿咬钩,漂儿一沉,心儿一跳,手儿一抬,心情随着钓线一样,突然紧绷。钓上鱼来,满心的欢喜,一种无中生有的高兴。然而也有鱼儿脱钩,或者大鱼崩断钓线的,不免失落一番,但看到了钓友则要吹嘘一番,今日逃走的鱼是如何如何的大,且形容得眉飞色舞,唾沫横飞,仿佛不是逃鱼了,而是钓到大鱼了。
钓鱼带给老人以童子般的欢乐,只要一竿在手,性情暴躁的小伙子也会“静如处子”,此中乐趣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
新闻推荐
7月1日一早,安康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乘船前往汉滨区流水镇河心村,为46年党龄的老支书何永寿老人送去生活用品和新党章,两人拿到党章就仔细翻阅起来。通讯员罗华杰/摄影报道...
安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