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杨继云
不少父母或者来访者总是会问我,为什么和孩子的沟通很困难?怎么问孩子才愿意说?怎么说孩子才愿意听?
其实沟通是一门艺术,咱们中国有句谚语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指的是不同的沟通方式造成的后果是完全不同的。
我做心理咨询的主要方向是青少年,在咨询中发现,由于孩子认知能力没有达到成人的标准,所用“认知”、“精神分析”等技术很难迅速解决孩子面临的问题。所以我经常会使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方法,和孩子们一起谈论如何来解决问题,收效甚好。比如对作业非常抗拒拖沓的一位小学生,在一次咨询结束后,孩子的妈妈惊奇地打来电话问我:“杨老师,您怎么做到的,孩子昨天居然半小时就写完了作业。”
鉴于这种心理技术对青少年心理成长的有效性,我也会特别注意把这项技术教给我团队的咨询师,同时也会在给学校辅导员上课时或者与家长沟通时教给老师和家长们。
什么是心理学的“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简称SFBT,是一项“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程心理治疗技术。在众多心理学技术里,多数是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或者状况,强调找出问题的“根源”,同时却有点忽视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经常会有父母“问”孩子:你写作业怎么这样慢?怎么又迟到了?你怎么才能不打架?……细细想一想,我们是在“问”?还是在指责?我们试一试,如果换成以下四种提问方式会不会奇迹发生?
一、 发现“例外”:凡事皆有例外,“例外”指的是在某段时间中出现与平时不同的状况。就比如前文提到写作业拖沓的孩子,突然用半个小时完成了平时2个多小时才能写完的作业,母亲会说“恩,今天不错,你不是写的挺快嘛?明天继续!”我们是否鼓励了孩子自我探索的积极性?如果我们换成——妈妈很好奇,今天发生了什么你会写的这样快?或者——噢,告诉爸爸,你今天有一个例外的情形,你是怎么做到的?
二、 评分问题:孩子比较容易了解数字,如果我们用数字来加强孩子的思考,并把事情具体化就比较容易了。例如一个上课发言就紧张的孩子,我会问他:如果一点也不紧张是1分,紧张到根本说不出话是10分, 你给自己打几分?当孩子给出一个具体量化的分值时,我会接着问:如果把分数降1分,你觉得你怎么能做到呢?
当孩子面对“数字一样清楚的问题”时,往往可以直接看到自己做的怎么样了,是“做得好”还是“做的不好”。这样往往能激发孩子发掘自己的潜能,找出能提高分数的方法。
三、 奇迹问题:每个孩子心里都住着一位神奇的魔法师。奇迹问题,顾名思义就是当神奇的魔法产生变化时,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一个反复洗手的女生,说到自己不能控制自己,当我问到“假如有一个魔法给你,小魔仙挥舞着魔杖轻触你额头时,会有什么样的奇迹发生?”她回答不再反复洗手了。我接着问“那你会做出哪些不一样的事情呢?”孩子会开始主动思考,用正性的力量看到奇迹背后的改变力量。孩子终究是充满天真和童趣的,奇迹问题的重点不在于会不会魔法师和魔杖,而是我们带着孩子设计设想奇迹会如何改变生活。
四、 应对问题: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遇到的事情是很难以解决的,正如有些父母会向我抱怨,对自己孩子的忍耐已经达到了极限。可我们最终还是要解决的,不是吗?对于一个整天被老师批评还能按时上学的孩子,我会问他“我很理解你的感受,每天被批评还能按时到校上课,多么不容易,你是怎么做到的?”我们会把很糟糕的事情,让孩子看到希望,得到鼓励。只要孩子们对自己抱有希望,就能有重新开始整合生活的希望,发挥自己的潜能。
因为“焦点解决”把焦点放在了解决上,所以,一切的落脚点是在解决上。焦点技术是一种正性的、积极的心理手段,目的就是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力量与能力。
我们要相信,只要方法对——孩子会有处理自己问题的潜能。
杨继云:安康市人民医院心理门诊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人社部心理咨询师培训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动力沟通员,陕西省慈善协会心理援助中心安康分中心主任,安康义工联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共青团安康市委12355青春热线特聘心理咨询师。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程飞)为进一步提升医院中层管理干部的执行力,6月30日,市中医医院邀请香港联成国际教育集团邓成伟讲师为中层以上干部和行政人员开展了《医院管理与执行力》专题培训。邓成伟的讲座围绕...
安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