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郭世平屈锐
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金融扶贫如何“对症下药”而非“大水漫灌”,让投入贫困地区的资金发挥最大效应?随着“***”战略步步推进,政府、财政、金融、企业等各方力量正“强强联合”,合力增强扶贫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而安康信合作为支持陕南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近年来坚守责任担当,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不断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切实加大扶贫贷款投放,以实绩和行动践行着“金融扶贫攻坚、信合一马当先、勇当金融扶贫攻坚排头兵”的承诺。
截至2016年6月末,安康信合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73万户6.31亿元,其中:发放“5321”***小额贷款1.35万户5.2亿元,扶贫贷款投放量占当年新增贷款的近三分之一。
做实一项工程 精准对接金融扶贫信息
安康,地处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区中心地带,全市10个县区均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现有贫困村1158个,贫困人口63.8万人。贫困地区信用环境不完善、信息不对称,服务成本高,成为影响金融机构扶贫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省联社安康办事处主任段小宁一调任安康便深入调研,通过摸排走访认为:在贫困面大的陕南安康必须推动建档立卡信息系统与金融机构的互联互通,保证金融机构能够实时获取贫困农户的基本信息。同时建立面向所有涉农金融机构的农户信用信息征集和信用评级体系,形成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
以此认识为基础,安康信合成立了市、县两级金融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以政府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为对象,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包镇、营业网点包村、客户经理包户的金融扶贫包抓工作责任制,扎实开展评级授信工程,建立健全金融扶贫信息库,实现与贫困户信息对称、精准对接。
全市10家行社根据各县(区)扶贫部门确定的贫困人口信息,主动加强与镇、村、组对接沟通,联合成立风控小组,准确掌握在册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劳务技能、资产构成、生产生活、就业就学状况、金融需求等信息,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一户一档地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和贷款额度核定,实行授信结果公示、贷款条件放宽、办理手续从简、收费项目全免,利率下浮优惠。同时,积极推行客户经理下乡定时定点驻村制度。客户经理带着服务设备、贷款资料,按排定的日程表,分片下村入户投放扶贫贷款,贫困户贷款从申请填表、审核登记、审批发放,足不出户,现场办结。
安康平利农商行将“双基联动”与评级授信工作有机结合,率先成立了陕南首家“双基联动工作站”,由农商行和村两委会分别派专人驻站办公。通过加强基层网点与基层党组织深度合作,充分借助村两委会人熟、地熟、乡情熟的优势,为当地贫困户办理贷款的咨询、预约、申请和受理,帮扶贫困户有规划地发展产业项目,以此提高金融扶贫的精准度,确保贫困户贷得到、用得好、还得上、逐步富。上半年,该行与全县143个行政村及居民社区全部签订了《农村金融“双基联动”合作协议》和《农村金融服务合同》,依托“双基联动工作站”,逐村布设金融服务E终端,实现了贫困村金融服务全普及和贫困户评级授信全覆盖。
(下转八版)
省信用联社安康办事处
十县(区)农村信用联社
安康日报社
“信合杯”有奖征文
联办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张涛胡小刚)为了改善大气环境,近日,矗立在安康学院南校区内的一座燃煤锅炉被拆除。至此,汉滨区已拆除了35座这样的燃煤锅炉。据了解,2015年汉滨区划定了安康中心城区禁煤区和限煤区范围,制...
安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