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妙鸿
“法者,天下之准绳也。”
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大到国家的政治,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对于现代中国,无论是经济改革还是政治改革,法治都可谓先行者。法治的重要性,可以说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五年前,市三次党代会绘就了一幅以“生态、富裕、法治、人文、和谐”为主题的美好安康宏伟蓝图。随后,市委站在增强安康人民安全感、稳定感、幸福感、获得感,推动安康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高度,提出以创建“全国优秀综治市”为抓手,全力推进平安安康法治安康建设。自此,综治创优的号角在金州大地吹响!
一项事关安康300万人的决策
安康位于南北衔接、东西过渡的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特的人文环境。不同的生活习俗、不同的文化元素在此冲击、融合。在社会管理上,不仅要“德治”更需要“法治”。市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法治安康建设,旨在达到全民法治意识普遍提高,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公平正义更加体现,政府依法行政,司法依法办事,公民依法行为的目的,让安康成为依法有序、民主进步的法治社会。
2013年底,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创建“全国综治优秀市”推动法治安康建设的目标。2014年初,《关于创建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对创建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内容、保障措施、六大体系建设和23项创建内容予以明确规定,市综治委《关于进一步深化平安安康建设的意见》也随之出台。
为确保全国综治优秀市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市委书记郭青、市长徐启方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承担起创建全国综治优秀市领导小组组长和责任组长的重任。市委办、市政府办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平安安康建设、创建全国综治优秀市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明确规定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是深化平安安康建设、创建全国综治优秀市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将创建工作纳入各县区、各部门年度目标考评和综治“一票否决”工作体系。
这一决策顺应了人民对安宁康泰的热切期盼,也激发和调动了300万人的热情。在中心城区、县城、乡镇、村落,随处可见红袖章、义务巡逻队和楼长、中心户长的身影。系列平安创建活动也走进了各行业各系统,从镇办、村(社区)向医院、企业等30余个行业系统延伸,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下转二版)
新闻推荐
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安康 ——“安康人周末读书会”活动纪实
——“安康人周末读书会”活动纪实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