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 旬阳新闻 镇坪新闻 平利新闻 岚皋新闻 紫阳新闻 宁陕新闻 石泉新闻 汉阴新闻 白河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安康市 > 宁陕新闻 > 正文

1月25日上午,安康城区温度低至-8.5℃,创25年来同期最低温度“冰”临城下 安康开启“抗寒模式”

来源:华商报 2016-01-29 16:01   https://www.yybnet.net/

21日,镇坪交警协助车辆脱困华商报记者 刘晓军 通讯员 周瑞儒 摄

23日上午,汉滨区一住户家取暖炉线路老化酿火灾,住户被困阳台

■今起全市云量增多,后期部分地方或有雪

■中心城区不少住户今冬用上天然气取暖

■水管冻裂,旬阳4万多群众用水受影响

■安康交警冒严寒铲除冰雪铺撒防滑沙

■14岁女孩寒风中帮环卫工奶奶扫大街

■取暖炉线路老化起火 引燃沙发致火灾

气温

气象部门多次发布灾害预警

华商报讯(记者 王斌 通讯员 王琳 邱丽)“早上水管冻住了,没洗脸”,“家里开着暖气,窗户上居然结冰了”。1月25日上午,安康市民见面讨论的话题成了“今天真是太冷了”。据安康市气象部门统计,当日安康城区最低温度为-8.5℃,创下25年来同期最低温度。

自1月20日起,安康市先后出现雨雪、霜冻及寒潮天气。这一冷,居然冷出了自1991年同期以来的新高度,据气象台观测数据显示及气象资料统计分析,1月22日至25日,安康市日均气温降幅达4-7℃,宁陕降幅最大,达7.0℃。25日清晨,安康城区气温降至入冬以来的最低值,最低气温达到-8.5℃,创25年来同期最低。各县区极端最低气温为-8.4~-14.5℃,其中石泉、汉阴出现了建站以来最低温。1月25日8时02分,宁陕县创下全市极端最低气温的-14.5℃。

1月22日17时至24日16时,市气象台共发布霜冻黄色预警信号1期、霜冻橙色预警信号2期,寒潮蓝色预警信号1期;各县区气象局共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23期。市气象局通过官方微博发布重要天气消息、预警信号5条,市县两级气象部门通过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27期。

华商报记者从市气象台了解到,此次寒潮天气过程从1月22日夜间开始,市气象台先后发布了霜冻黄色预警、寒潮蓝色预警和两期霜冻橙色预警信号,并第一时间提醒市民采取必要的防寒保暖措施,相关部门要防止道路结冰对交通产生的影响。同时,对农作物、蔬菜、花卉、瓜果、林业育种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尽量减少损失。

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今起至31日全市云量增多,后期部分地方将有小雨或雨夹雪。建议相关部门根据天气预报做好交通运输、设施农业防寒防冻的防御工作。

镜头

帮环卫工奶奶扫地 14岁女孩凌晨5点就起床

华商报讯(记者 王斌)1月24日,安康一名14岁女孩骑着环卫车,和身为环卫工的奶奶一起清扫大街,成为寒冬中一抹难得的暖色。据了解,一年多以来,这个懂事的女孩坚持帮从事环卫工的母亲和奶奶扫地,放寒假后更是坚持不懈。

上学期间也坚持帮忙扫地

1月24日一早,经历连日的大风降温后,难得的阳光依然未能消解寒冷。上午9时许,安康城区气温-3℃,街上不时可见积冰。汉滨区安悦街上,一个小女孩骑着环卫车缓缓行驶,连同身后的老年环卫工人身影,一起投射在清冷的街道上。

骑环卫车的这名女孩叫胡陈琳,今年14岁的她上初二,虽然已经放寒假,但早上5点多她便起床帮当环卫工的奶奶做保洁工作,这会准备一起回家。虽然裹上了厚实的冬衣冬帽,但胡陈琳的脸蛋仍然被寒风吹得通红,说起话来不住地咳嗽。

62岁的奶奶唐德秀从事环卫工作已经14年,由于儿子患有精神疾病,她和儿媳妇搭班做环卫工,每天17个小时四班倒,即使上学期间,胡陈琳也要早起帮忙扫地,然后7点钟赶到学校上课,中午放学后,帮忙将环卫车骑回家再一起吃饭。

唐德秀说,“现在年龄大了腰不好,娃放学后会帮我把车子和扫地工具带回去。这两天放寒假了,想让她好好睡个懒觉,可她坚持要跟我们一块干活,感觉比我们还辛苦。”

“我答应哥哥要把家人照顾好”

随后,华商报记者和祖孙两人回到她们的休息处,10余平米的房子只能摆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我们的年过得简单,还没置办年货,绳上挂的这只鸡是前两天一个亲戚送的。儿子跟儿媳妇在这个房子住,我和孙女在环卫站租住,每个月100元钱。”唐德秀说,家里虽然情况不好,但让她欣慰的是家里有两个懂事的孙子。

胡陈琳告诉华商报记者,父亲身体不好,母亲也患有癫痫病需长期吃药,以前一直是哥哥在帮忙干活。2014年7月,哥哥去外地打工后,胡陈琳开始为这个家分担责任,“昨天晚上我给哥哥打电话,答应他要把家人照顾好。”这句话让奶奶唐德秀既难过又心疼,“你才这么小个娃,咋能给自己身上加这么重的担子。”

临走时,华商报记者留下一些钱希望能给孩子买点吃的,再三推脱后唐德秀勉强收下,她说,“看到孩子在街上帮忙扫地,经常有市民停下问我们需不需要帮助。孩子身上穿的衣服,许多都是街坊们送来的新衣服,很感谢他们。”

安康市汉滨区城管局环卫管理中心城东环卫站负责人邹长菊介绍,“小女孩很懂事,我们和周围邻居都很敬佩。”

用水

旬阳城区3000用户水管冻裂

华商报讯(记者 王斌)受持续低温影响,旬阳县城区3000多用户的水管水表被冻裂,4万多群众用水受到影响。目前,旬阳县自来水公司正全力组织抢修。

1月23日以来,旬阳县遭遇1991年以来的最强降温,-9.9℃的极低气温导致县城供水管网严重受冻,多处供水管道冻结冻裂,无法正常供水。截至26日,旬阳县自来水公司收到群众报告冻裂水管水表的用户高达3000多户4万多人,随着气温回升,爆裂漏水点逐一显现,严重影响了城区供水秩序。

灾情发生后,旬阳县自来水公司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安排所有外勤人员到户排查,提醒用户对供水设施进行保温处理。采取抽调借用、临时聘请等方式,组织30名管道工组成4支抢险队投入抢修工作,对本次受灾户管道维修实行只收材料费,免去维修用工费政策。同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接听报修电话,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

险情

取暖炉线路老化酿火灾

住户躲至阳台被救下

华商报讯(记者 王斌)1月23日上午,汉滨区一小区发生火灾,事故中除一名住户背部受伤外,未造成其他人员伤亡,初步判断系顶楼一住户家中取暖电炉线路老化起火导致。

1月23日上午9时15分,安康市汉滨区果园小区14号楼顶楼一住户家的取暖炉因线路老化打火,引燃沙发造成火灾。事发后,周围群众纷纷拨打119报警,三辆消防车赶往现场救援,并疏散周围群众。截至上午10点30分火情已被控制,现场正在进一步清理当中。

据了解,事发时该户房屋住户正在房间内睡觉,被惊醒后火势已比较猛烈,由于无法从大门逃生,随后该男子躲至阳台的防盗网外等待救援,在坚持了20分钟之后,顺着消防人员的消防水带爬下楼获救。幸运的是,该男子仅背部被烧伤,暂无大碍。

坚守

安康交警风雪中排险保畅

进入大寒(1月20日)以来,受持续雨雪降温天气影响,安康境内大部分地区普降大雪,导致道路大面积结冰,给车辆和群众出行带来很大困扰。下雪了,人们都在欣赏美丽的雪景,而交警们却在风雪道路上巡逻保畅,为这个冬天增添了靓丽的风景。

1月21日寒夜,宁陕县境内平河梁上,一辆油罐槽车打滑横挡于公路,导致交通阻断。宁陕交警连夜奔赴事故地点救援,疏导交通,协调调动大型设备,对事故车辆进行拖移, 经过15个小时紧张的昼夜奋战,道路全线恢复畅通。

在陕西的南大门,镇坪交警大队设置警示牌12块,协助驾驶人安装防滑链2500车次,拖移抛锚车辆15辆。

平利交警大队广佛中队执勤民警冒着严寒铲冰除雪,铺撒防滑沙,救助抛锚重型大货车,对过往车辆安全引导。

汉滨交警洪山中队、岚皋蔡垭中队合理部署警力,在辖区高山路段指挥疏导,帮助车辆排险。

紫阳交警红椿中队地处高山地带,因寒冻导致单位停水停电,全体民警克服困难,舍小家顾大家,不辞辛苦,往返护送寒假回家的学生,站好了最后一班护学岗。

紫阳交警权河中队领导带领民警亲自搬运电焊装备及材料,在辖区危险路段焊接安装了临时封闭道路安全门,为冰雪道路平安出行守住了安全防线。

天气虽冷,但他们的身影很温暖。安康高速交警加强道路巡逻,救助被困在冰雪中的车辆和司机,对多车追尾事故现场及时展开疏导、分流和勘察救援,倾尽全力确保高速公路车辆安全通行。

雪景虽美,平安至上。向坚守一线、默默奉献的安康交警致敬!为辛勤工作的安康交警点赞!华商报记者 刘晓军 通讯员 周瑞儒

供暖

通上天然气 装上壁挂炉

这个冬天终于不用受冻了

1月12日,安康突然降温,天空飘着零星雪花,气温一度接近零度。从寒冷的室外进入陈先生位于兴华名城小区的家里竟然温暖如春。“家里有暖气?”华商报记者问道。“是的,家里装有壁挂炉,用的地暖。”陈先生说,他是去年在这儿买的房,因为小区通了天然气,装修的时候直接就把地暖铺了。

兴华名城小区的王大妈今年65岁,跟儿子儿媳一起住,家里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孙子。“我们也用壁挂炉取暖了,比以前住平房生蜂窝煤炉子好多了,干净卫生,人也不受罪。”

“以前小区没有暖气,冬天特别难熬。”王先生到安康工作一年多了,租住在鼓楼街附近一栋旧家属院内,房间用空调取暖。“每天一回家,先开空调,一直开到第二天早上上班。电费每个月好几百元,还只是卧室一个房间暖和。”

据了解,安康基本没有集中供暖,以前的小区也都不通天然气,不安装暖气,冬季取暖要么用电器,要么用蜂窝煤炉子,费用高,而且还有安全隐患。就在前几天,文化馆家属区万女士还向华商报记者投诉,用电褥子取暖时莫名着火,把枕头、床垫、上万元的理疗垫全烧坏了,损失4万多元。

据了解,“十二五”安康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把“气化安康”提上了议事日程,实现了天然气使用零的突破。2015年初,安康市政府还出台了《安康中心城市2015年度天然气利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要求至2015年底,基本建成中心城市骨干供气管网。日前,根据安康市住建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心城区天然气入户已通气使用84个小区5.4万户,具备通气条件27个小区1.7万户,具备通气条件的总户数为7.1万户,占中心城区9.3万户的76%。

“我住的小区还没有进行天然气改造,希望能早点施工,到时候我也要给家里安装壁挂炉取暖,冬天老人和孩子再也不用受罪了。”家住都市花园的吴先生说。华商报记者 刘晓军 

新闻推荐

公益话剧《蓝精灵》为宁陕少年儿童送欢乐

华商报讯(记者 王斌 通讯员 杨宁 陈苗)3月20日,宁陕中学大礼堂内,一台大型公益儿童话剧——《蓝精灵》为全县少年儿童带来欢乐,演出结束后,主办方现场为60名留守儿童赠送了书包、水壶等学习生...

宁陕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陕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1月25日上午,安康城区温度低至-8.5℃,创25年来同期最低温度“冰”临城下 安康开启“抗寒模式”)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