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小妹 陈瑾 通讯员 吴德星 石雯
作为“安康市绿色学校”,神河镇中心学校在落实绿色环保与教学、生活、宣传相结合的实际操作中,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植入学校管理及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之中,已经逐步形成了“学生——家庭——社会”三线合一、点面结合的宣传教育模式。孩子犹如一张白纸,学校便是要在这张白纸上搭建出环保意识的框架,灌充环保知识,进而让孩子拥有牢固的环保意识形态。以孩子为点,将环保理念带回家,以点带面辐射全社会。
神河镇中心学校在抓好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还强调了其他课程的任课教师在各学科中均要渗透环境教育,有渗透环境教育的计划、教案及有关的资料积累,并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社会环境考察等实践活动。学校正在努力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环境教学模式,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环境教学体系。
每逢“6·5”世界环境日、“4·22”地球日、“3·22”世界水日等纪念日,学校加大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世界水日来临时,神河镇中心学校四至六年级全体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以“我给神河洗洗脸”为主题,分赴神河各段河道,捡拾白色垃圾,使得神河社区各河道面貌焕然一新,在此期间,很多居民都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植树节前后,五六年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环校水泥路的两边栽植侧柏共计千余株。教育过程中,注重把环境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编导以环境保护为题材的文艺节目,学生们不仅应用了所学知识,而且学会了关注自然,提高了素质,丰富了课余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
学校把环保宣传作为环境保护教育的切入点,在校园内设立环保教育宣传栏、刷写环保宣传小标语,力求学校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都有温馨提示,都有教育意义。学生经常观看环境教育录像片、录像资料,并将学校组织的各种环保活动及时录像,及时播放。在创建绿色学校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自己要做环保标兵,而且还要带动家庭开展环保活动,以此提高每个家庭的环保意识,并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学校还专门召开以“创建升级绿色学校”为主题的全校家长、学生会,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肯定和支持。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治乾)新年伊始,旬阳县棕溪中心卫生院上班的第一天就召开会议,对各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动员全体职工收心归位,转变作风,锐意进取,以饱满的热情迅速投入到今年的工作中,努力开创卫生工作新局面。会...
旬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旬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