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贺振东
今年以来,旬阳县公安局以“互联网+”为创新驱动,以“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保障,民意民声是依据,民愿民盼是方向”工作理念为导向,着力打造两e双微工作室+所队室警务群+行业系统、社区警务、“两代一委”微信交流群的“微警务云”, 搭建警民交流互动新平台,树立“全警参与,人人公关”的理念,构建“大公关”格局,开创了新型和谐警民关系。
做精“两e双微”,构建全媒介微警务
该局依托旬阳公安门户网站、e信·手机报、政务微博、微信平台,开展“微发布”、“微话题”、“微服务”、“微互动”,建立“每日发布、实时回复、热点回访、焦点导控”工作机制,对接主流报刊、网站、电台、电视台等宣传媒介,构建上下互动、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搭建警媒、警民三方联通“微互动”新平台,重点推出“话警营、走基层、亮品牌、微访谈”等亮点栏目,讲好警察故事,发好公安声音,传递正能量,树立旬阳公安新形象。目前,“两e双微”关注数达22万,平台累计发布警务信息7500余条次,编发专栏宣传文章56篇,社会媒体刊发、转载两e双微工作室发布的稿件达1000余条次,营造出了旬阳公安“大宣传”格局。
做大“微警务群”,构建全覆盖微矩阵
由“两e双微工作室”负责牵头,整合所队室、行业系统、社区警务、“两代一委”等资源,建立所队室警务交流工作群,辖区行业系统警务工作群、社区警务工作群、“两代一委”交流工作群,构建起了全覆盖的微警务矩阵,提升了微矩阵宣传聚合效应。目前,该局各部门共建立警务群32个人数达9000余名,建社区警务群308个人数达20余万人,实现了旬阳公安微警务“到村、到组、到户”全覆盖,拓宽了警民联系途径和渠道,实现了警民之间的良性互信互助互动。近日,蜀河派出所接到曼湾村群众求助,称一智障男走失,该所及时将其信息发布于社区警务群等社交平台,不到半小时微信好友打来电话,经家属确认后成功将其带回。4月2日,甘溪派出所在社区警务群收集到一条信息称,有两村民疑服农药自杀,民警立即赶往事发地及时将两人送医救治,挽回了两条生命。
做强“三方互动”,构建全方位微主导
该局围绕“民情、民意、民生”,积极搭建警媒、警民三方联通互动、沟通、交流的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微公关”模式。警民互动“零距离”。依托门户网站局长信箱、警民互动、投诉举报板块,微信微博“微警情、微互动”窗口以及警民交流工作群畅通联系渠道,搭建起警媒、警民互动“连心桥”,主动收集信息,倾听百姓诉求。回应关切“零延误”。对群众反应的问题坚持有问必答,做到发现快、核实快、处置快、回复快,增进相互理解,拉近警民距离。舆论引导“零炒作”。利用警务微信微博在舆论引导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主动、深入、广泛地搜集舆情,抢占舆论制高点,牢牢掌握话语的主动权,有力挤压炒作空间和谣言传播空间,引导新闻媒体及网民作出客观公正的报道和评价,进而增进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平台运行以来,收集社情民意主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达160余起,舆情引导1.5万余条次。
做实“信息警务”,构建全时空微服务
旬阳公安局以打造“微警局”民生警务升级版为着力点,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着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搭建“办事服务”平台。完善“网上公安局”及“网上派出所”功能,积极搭建办事服务平台,群众只要点击链接,便可享受到办事指南查询、常见问题解答、业务咨询及意见建议等诸多个性化的“微服务”,变“人在路上走”为“事在网上办”,让群众享受“指尖上”的服务。搭建“安防宣传”平台。以提升“两率两度”为目标,推出“每周警情”,向社会通报辖区治安情况。根据辖区社会治安状况,适时发布预警提示和防范知识,提高群众的安全防范能力。积极探索线索举报“微信红包”奖励机制,鼓励群众积极担当治安防范的“千里眼”、“顺风耳”,有效震慑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搭建“宣传推介”平台。以“微信评警”为手段,注重公安队伍建设、先进典型人物的挖掘和宣传,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规模效应,赢得人民群众对公安民警的敬重和信任。大力推介创新社会管理的新举措、新亮点以及取得的成效,通过宣传让广大群众更加理解和支持公安工作,提升旬阳公安的美誉度。
旬阳县公安局 安康日报
卫士杯·金盾警事
合办
新闻推荐
——记全国劳动模范陈分新
旬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旬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