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国庆
本报讯 经历数次长江洪水冲击,一座近二百年的古老民居至今矗立不倒,引起文物部门的关注。近日,市博物馆文博专家胡荣贵实地观察后对记者说:“在安庆地区,像这种穿斗式古民居,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不久前,宜秀区白泽湖乡月形小学退休教师任盛启向文物部门报告,他曾任教过的学校旁有一座老屋。3月12日,记者随同宜秀区文体局分管文物工作的马宏岱副局长、市博物馆考古部胡荣贵主任一行来到宜秀区白泽湖乡月形村。任盛启热情地引领大家实地查看。
映入大家眼帘的是一座破旧老屋,东面是不太规则的青砖墙体,其它三面被新建的楼房包围着,形成连体。西面新楼房的主人是58岁的任德安。从他家穿过,大家进入老屋,见到废弃的老灶台和一些杂物。尽管老屋面积不小,可是各自隔开,分属好几家,所以各家新建楼房都与老屋相连相通,基本上都在老屋堆放杂物。老屋的木屋架很高,任盛启介绍说,原先老屋有二楼,他小时候还在楼上睡过觉,后来,楼板被拆下来用于月形小学建设了。大家印象深刻的是老屋有并排的三个天井。据任盛启介绍,老屋有大小18个房间,是他上三辈任氏所建,迄今近二百年了,周围百姓称之为“任家瓦屋”。据他所知民国二十年、1949年和1954年的三次长江破圩,“任家瓦屋”受到洪水冲击都没倒塌。胡荣贵认为,这得益于“任家瓦屋”的穿斗式架构。所谓穿斗式架构,就是房屋建造时可先在地面上拼装成整榀屋架,然后竖立搭建,安装壁板或浇筑泥墙,与现代框架结构很相像。这种房屋遭洪水冲击后,可能只是墙体倒塌,房屋架构无碍。
新闻推荐
突如其来的沙尘天气让不少市民措手不及,今日起有所好转
安庆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庆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