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安庆晚报》报道,春节期间,安庆市炸出100多吨鞭炮屑垃圾。
“爆竹声中除旧岁的传统,在给国人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找到用武之地后,不断地发扬光大,昂首挺胸地迈进了21世纪。”一网友在坦陈春节燃放鞭炮的陋习时这样感叹。安庆市春节期间炸出的100多吨鞭炮屑垃圾对此作了极好的注脚。
其实,岂只是在春节,不放个乌烟瘴气,不放个鸡飞狗跳,不放个一地狼籍,一些国人绝不善罢甘休。即便是平时,君可见,结婚、庆典、开业、殡葬等等就不必说了,甚至每逢七月十五,一些市民也要过把“鞭炮瘾”,据说是什么鬼节,燃放鞭炮旨在驱邪辟妖,以求福泰安康。
不必讳言,燃放鞭炮可以满足一部分老百姓的心理需求,也能够烘托节日的气氛。但问题是,燃烧鞭炮造成的空气污染、导致的躁声扰民以及各地为打造“碧水蓝天”工程和为居民营造“宜居环境”所投下的巨资,我们进行过核算对比吗?另外每年因燃放烟花爆竹而引发的安全事故,造成的资源浪费更是触目惊心。有资料显示,放一挂500头的普通鞭炮,等于消耗掉0.3立方米造纸用的木材,也就是相当于砍倒了一棵3米高的树。再加上制黑色炸药的木炭也是伐木烧成,这就是说,在噼里啪啦大放鞭炮的痛快中,一夜之间,几万甚至十几万棵树统统被放倒,一大片森林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就道德层面而言,乱放鞭炮也是严重缺乏社会公德的表现。在西方国家,养一只天不亮打鸣的鸡就可能被邻居告上法庭。而我们这个号称文明古国以及古国里的芸芸众生,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却仍秉持由愚昧而起源的放鞭炮传统不放,相比之下,其观念的落后,其相关立法的滞后岂只是十万八千里?
传统风俗不仅仅在于能够顺应民意,融入百姓生活,更重要的是它不能与现代化发展相悖离,不能成为社会进步的负担间或障碍。我们提倡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但也并非盲目照单全收,而应该遵循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的理念。笔者期待在我们的耳边能少闻一点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同时,希望传统的烟花爆竹能被“电子鞭炮”取而代之。毕竟不乱放或不放鞭炮也是文明的标志之一。
新闻推荐
两嫌疑人获刑十年以上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