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新闻 桐城新闻 怀宁新闻 潜山新闻 太湖新闻 宿松新闻 望江新闻 岳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安庆新闻 > 正文

流浪乞讨人员究竟该如何管理?

来源:安庆晚报 2010-05-11 01:31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市救助站:多部门联动配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 见习记者 余菲菲

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是很多城市面临的一个问题。自原有收容遣送制度更改为新的救助管理办法后,收容遣送的强制措施转变成了“来去自由”的自愿救助管理,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发现街上的流浪乞讨人员日渐多了起来,城市管理、交通状况也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如何更为有效的管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成了一个城市文明建设的“必修课”。

为此记者来到市救助站,邵旭光站长向记者介绍了安庆市救助工作所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

救助站“庙小僧多”

救助工作难入微

安庆市救助站目前仍面临着工作人员紧缺,车辆少以及床位紧张的实际情况。这些给救助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据邵站长介绍,目前的救助区仍是上世纪80年代建的老房子,房屋老化情况较为严重。前不久,为积极响应民政系统的十一五规划,向国家发改委申请并通过80张床位,并初步拟定在原办公室3000多平方米的地基上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救助区。在救助区内对儿童、成年人、残疾人等进行功能上的细分。但是目前资金仍有一定的缺口。

安庆市救助站内目前有21名在编工作人员,2台车,人员断层及车辆老化情况较为严重。邵站长告诉记者,在救助量大的时候,他们根本就忙不过来。对于需要护送回家的情况,省外安排3名工作人员,省内安排2人。加上单位的值班人员,以及行政办公人员,趟数多的时候,根本没有一点空闲,就更别提常常进行街头救助了。站内的2台车子也是集办公、业务为一体。

邵站长向记者透露,为了响应有关世博会的号召,同时也为了缩短救助时间间隔,救助站正准备增配一辆专程用于救助的车辆,从而由2-3星期一次的街头救助改为每天一次的常规救助。然而,这些无法彻底解决救助站的根本问题。安庆市救助站内目前甚至还没有医疗室及相关的心理矫正室等一些基本的配套设施。

救助原则无法恩及所有

救助人员屡吃“闭门羹”

民政部颁布的《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规定:救助站救助对象必须满足四个条件,一、自身无力解决食宿;二、无亲友投靠;三、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四、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按照救助站的说法,最符合这些条件的主要就是在城市街头经常看到的流浪、乞讨人员。但是实际的救助情况却又很难与当初设置的初衷相吻合。

邵站长告诉记者:“我们遭遇到的难题就是,自愿来的基本上不属于民政部规定的四类人,而我们真正想送走的流浪者又不愿意到救助站来,我们也不能强制遣送。但是城市的流浪者又常遭遇到市民质疑,认为是我们救助站没有做到位。”

“那么对于不愿回家的流浪者,对城市确实造成一定影响的,该如何解决呢?”记者询问。“救助站只能是接受主动要求救助的人员,而这些流浪者是不愿意接受救助的。对于这样的流浪者,救助站不能强制救助。”邵站长表示,“救助站只有联合公安、城管等部门统一行动,对流浪者进行整治,再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方可标本兼治。”

本是人性化的“自愿救助”原则,却成为某些职业乞讨者和流浪人员可钻的空子,使得工作人员屡吃“闭门羹”。

救助工作急需

多部门联动配合

邵站长介绍说,日常的救助工作主要还是以民政部门为主,其他部门协助。而一些流浪乞讨人员形成专门组织、强行他人乞讨,以及在乞讨中扰乱市民正常生活的管理工作主要以公安机关为主。对于一些影响城市市容的违章搭建,市容部门应立即采取相关措施予以强制拆除。

邵站长还坦言,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工作,广大群众的力量才是最大、最有效的。他们希望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意识,发动全社会的群众共同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一旦发现相关情况,能及时反馈到民政、公安等部门。

自愿救助临时救助

让人欢喜让人愁

乞讨不是犯罪,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然而当这种生活方式成为一个城市文明进程的阻碍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邵站长告诉记者,救助工作由原来的强制收容改为自愿救助以后,只要是流浪乞讨人员不自愿,就无任何办法进行管理。记者问到:“如果该流浪汉影响市容,城管或公安部门在其不自愿的情况下强制遣送至救助站,救助站会怎么做?”邵站长无奈地说:“只要是他本人不自愿,送来了其仍可以立即离开。或者其自愿接受救助,但不愿提供家庭住址的,根据临时救助原则,10天以后他们还是可以离开。”

临时救助易

长期安置难

根据相关救助管理办法,救助站只是提供临时性的救助,最长期限不超过10天。对于一些有劳动能力的人员,救助站可安排其进行相关的免费技能培训,或者在其自愿的情况下帮助其联系介绍工作;对于知道家庭住址、愿意回家的人员,救助站次日买票并护送安排其回家。然而对于没有住所、无家可归的一些老弱病残、身体不便以及未成年人,在救助期限之后,怎样安置以及哪里接受都成为一个后续问题,仍未解决。

邵站长告诉记者,救助弱势群体本是一项复杂且长远的问题,接受临时救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建立一个救助联动体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流浪人员的归属问题。

据了解,城市流浪乞讨人员问题一直是全国许多城市面临的长期、复杂的问题,涉及社会稳定、城市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进步,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显得更加必要。安庆市现今应改变救助的被动局面,转变救助方式也已迫在眉睫。

新闻推荐

违规设置招牌,拆!

□康曼胡玉堂本报讯最近一段时间,市城管执法局对城区主要干道两侧商家违规设置的招牌进行了有力整治。为了提高安庆市市容市貌质量,市城管执法局于5月份开始,对沿街门店招牌的设置实行...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流浪乞讨人员究竟该如何管理?)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