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编剧解滨生告诉记者,自己有幸在六十年代初到安徽学习黄梅戏,而且,曾经亲身到安徽省黄梅戏团和安庆艺校两个单位学习过,亲眼目睹了安庆的演员队伍情况。提起那些演员,解滨生表示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我记得,当时的省团是在全省黄梅戏剧团挑选的演员组建而成。尽管如此,当时的省团,几个好演员,除严凤英、王少舫外,应该说出类拔萃的并不是太多。但是有一个王少舫这样优秀的男演员,就和严凤英天缘巧配,珠联璧合,戏份相当,阴阳均平。”解滨生介绍,当时的《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一发而不可收。
但是进入新时期以来,这种局面不复存在,先是黄梅戏五朵金花的迎春绽放,在全国的戏曲界就已奠定黄梅戏女性演员的地位。“而此时,并没有五位男演员的相应产生,就是连一位与五朵金花能够声名并位的男演员也没见到,即便有也没有那么大的影响。”解滨生说。而今在安徽,除了五朵金花,我们还知道有韩再芬、吴亚玲、李雯、孙娟等一批女演员,还能挑出一些不错的新秀。但是,男演员相对还是较少,不但少优秀的男演员,也少有为他们所立的生行、丑行的剧目,“中央台也愿意办这样的节目,寻找七仙女就是不寻找王少舫,老是觉得七仙女不够,其实是七仙女过剩,董永极少。”举办的女性活动多,男性活动少,解滨生认为,这致使黄梅戏阴盛阳衰的局面逐渐地形成,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
不但省团少,在安庆,解滨生认为也少出现当家的男演员,“演员都不错,但是缺少表演艺术家,没有王少舫那样独树一帜的男演员。现在黄梅戏的舞台上虽有黄新德、蒋建国这样的艺术家在支撑着黄梅戏的男性天地,但与其女演员阵营来比,他们还是不成比例的。”解滨生觉得,现在舞台上应该说是女性活跃,男性缺少生气,甚至没有一个以男性为主而打响的黄梅戏。
戏曲的行当是由多种行当组成,生、旦、净、末、丑,各有分工,特别是黄梅戏,是小旦、小生、小丑三小行当起家的剧种。《夫妻观灯》、《打猪草》、《打豆腐》等许多传统小戏中,生、旦、丑行戏份都是并列的,“传统是这样,我们何不继承一下这样的传统,发挥一下男性的特长,为他们立戏,为他们展现艺术的风采?都在呼喊没有王少舫,没有适应王少舫演的戏,怎么会出现新的王少舫,而且也特缺少评介男性艺术家的文章。”国家一级编剧解滨生告诉记者,就是当今的舞台上有了大家公认的严凤英,没有当今公认的王少舫,黄梅戏也还是一种历史发展的缺憾。 盛媛
新闻推荐
□晚报记者李大永“江城江水清,一片捣衣声。”市民秦先生反映,有不少人在西门轮渡洗衣洗菜,旁边车辆轰隆隆的经过,别人感觉十分危险,这些人却浑然不觉。6月16日下午,记者来到秦先生所说的...
安庆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庆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