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卫生部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自2011年1月起,中国内地将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地、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今年5月31日,第23个世界无烟日,记者走访了宜城的众多公共场所,如汽车站、医院、饭店、网吧、火车站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却发现事与愿违,众多瘾君子旁若无人地吞云驾雾,身旁的女性被迫接受“二手烟”的危害,却碍于情面没有提出异议。(《安庆晚报》6月4日)
公共场所禁烟,减少对大众的健康危害,有百利而无一弊,是个不争的事实。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困难重重。即使在世界无烟日当天,也不见瘾君子有任何实质行动。禁烟之难,究竟难在何处?笔者拙见,愿支两招供读者和相关部门参考。
其一,仅有卫生部的表态是不够的,需要国家立法,真正将禁烟条例纳入国家法律体系(如危害罪),并指派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禁令者实施查处和法办,则必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笔者举两例为证。一是治理酒驾。扣分、刑事拘留、酒后驾车撞死行人的,按危害公共安全罪重办。这些举措自实行以来,不到一年,效果骤现。绝大多数驾驶员均不敢再酒后开车,因其知道后果会很严重。二是新加坡政府治理口香糖。新加坡政府曾因公民乱吐口香糖,难以清理而头痛不已。后经讨论出台立法禁止,违者如其他刑事犯罪一样依法查办,鞭刑或罚做公益劳动,如今城市街头巷尾不见口香糖的踪迹。
可见,只要政府真的下了禁烟决心,并立法认真执行,则禁烟必能得到有效执行。
其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公德意识,营造良好的无烟环境。
笔者有一比方:某人进入富丽堂皇的五星级酒店,不敢随地吐痰;而在建筑工地逗留时,不仅口无遮拦,甚至随地大小便。同一人在不同地点判若两人,何故?环境使然。
禁烟也是如此。若各种有关禁烟的公益广告、健康宣传、公德意识等铺天盖地,席卷各学校、单位、公共场所,大众的无烟意识必有所提高,日久必深入人心。若某人某天在某公共场所喉痒,忍不住吸烟,则身边其妻、其女均劝阻,路人投以不屑眼光,则该人捏烟在手必如坐针毡,不仅不觉得是享受,反而感到是受罪。试想,该人是掐还是不掐?读者自会知道。
可见,公共场所禁烟看似难,实则不难。只要政府立法,国民健康意识提高,必能行。
新闻推荐
市中北巴士有限公司:合作出现问题,将另寻合作商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