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新闻 桐城新闻 怀宁新闻 潜山新闻 太湖新闻 宿松新闻 望江新闻 岳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安庆新闻 > 正文

陈独秀与李光炯

来源:安庆晚报 2010-08-22 00:42   https://www.yybnet.net/
 

1897年,李光炯与陈独秀一道参加江南乡试。这期间二人初交老乡情,后为挚友。

李光炯(1870-1941)名德膏,别名晦庐,安庆枞阳人,幼承父教,聪明好学,才思过人。中举后师从吴汝纶学国学。1902年,吴汝纶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奉清廷之命,赴日本考察教育,李光炯随同去考察。李光炯在考察后认为,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大兴教育,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等,终使日本强大,于是他立志教育,改革社会,协助吴汝纶创办桐城中学堂。1903年,李光炯应湖南巡抚赵尔巽电邀,到长沙的湖南高等学堂任历史教习,后创办旅湘安徽公学。

1903年5月,黄兴等人回国,到安徽旅湘公学任教,实则革命。时有黄兴、赵声、张继等革命党人在此任教。1903年11月11日是黄兴的生日,章士钊等前往祝贺,商议成立“华兴会”,推黄兴为会长。1904年2月15日,黄兴、宋教仁、陈天华、张继等100多人正式成立“华兴会”,准备领导起义。李光炯对革命党人的活动也暗中支持。一时,革命志士多集于长沙。后起义流产,当时安徽旅湘公学也受牵连。陈独秀与李光炯联系,游说将学校迁到芜湖。李采纳了他的意见。

1904年底,安徽旅湘公学迁至芜湖,改名安徽公学。由于李光炯开明办学,热心新思想,广揽天下名流,苏曼殊、柏文蔚、江彤侯、邓绳侯等各地领袖人物荟萃于芜湖。安徽公学成了当时是中江流域革命运动的中心,也成了中江流域文化运动的总汇。

1905年夏,陈独秀在安徽公学发起组织岳王会,主要是用暴力推翻清廷。岳王会虽没有华兴会、光复会名气大,但能用集体的力量革命,在新军中发展会员,发动武装起义。正因为陈独秀与李光炯都有着爱国民主思想,两人合作亲密,给安徽公学增添了革命的光彩。安徽公学声名大振,亦为清廷密探所关注。陈独秀等众多革命党人被迫先后离校,李光炯也离校暂避于九华山。陈与李在安徽公学培育的革命种子在后来安徽乃至长江中下游辛亥革命前后都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二人成为当时安徽地区革命领袖。

1911年12月11日,孙毓筠被安徽临时议会选举为都督。21日,孙到安庆就职后,便电召陈独秀回皖任都督府秘书长。陈独秀邀请李光炯等来帮忙,多做改善安徽民生的事情。1912年初,陈独秀与李光炯等一起赴上海,邀集(皖籍)旅沪军、学、绅、商各界与华洋义赈会接洽,协商募捐,以救济安徽各州县灾民。另经陈独秀、李光炯等人筹划、组织,安徽旅沪同乡会成立了“全皖工赈办事处”,选举陈独秀、李光炯等14人为议董,筹措资金,抢修皖境沿江大堤。这是陈与李在都督府为皖民做的一件大好事。后陈独秀与孙毓筠政见不一,于1912年4月主动辞聘,荐李光炯接任秘书长。陈自己在原高等学堂旧址重办安徽高等学堂并任校长,但不久因时局动荡而离校。

1912年7月,柏文蔚正式就任安徽都督府都督,聘请陈独秀为秘书长,协助治理皖事。陈又联系李,而此时李光炯无意政治而倾心教育。

陈独秀与李光炯再度紧密联系是在1920-1930年代。陈独秀在上海忙于发起组织等革命事业时,也不忘家乡安徽的变革。陈指导旅沪皖事改进会,并呼应旅京皖事改进会及联合旅津、旅宁等安徽同乡会一道关心和支持皖事改进活动,用各种方式指导、支持皖中各界在“废督裁兵”、“解散公益维持会”、“实行自治”、“整顿教育”方面改进皖事。旅沪皖事改进会派光明甫等人从上海回安庆。光明甫马上联系李光炯等人从整顿教育入手,开展活动。旅京皖事改进会派胡适等人,旅宁安徽同乡会派陶行知等人来安庆搞暑期讲演会。安徽省教育会原来由泥腿士绅和旧式退职官僚把持,并将省教育会当成分肥、分赃之地,经过广大师生的斗争,省议会副议长赵继椿被从省立一师校长位子上赶下台,法专的校长丁述明被轰出校门,光明甫任法专校长,省立一师后由李光炯任校长。省垣安庆和其他市县校长多由进步人士担任。安徽教育界整顿成绩喜人,安徽省教育会的选举和暑期讲演会的进行,促进安徽学界的革命迎来了高潮。特别是安徽省教育会的改选事宜,该会原为会长制,虽然教育会选举出进步的人士来组成,但出现一派推选王星拱,一派拥戴李光炯的争会长之事。陈独秀直接和间接地与王星拱、李光炯做工作,让他们都不当会长。这样,安徽省教育会实行委员制。接着蔡晓舟、光明甫、李光炯等人组织了安徽省教职员联合会等。在安徽省教育会、安徽省教职员联合会及省学联等革命团体的领导下,安徽“六二”运动,反对省三届议员贿选、反省长吕调元,拒李兆珍长皖,痛打“猪仔议员”等一系列反封建军阀的爱国民主斗争皆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学界的革命斗争的胜利,得到时为中共领袖陈独秀的称赞:“安徽学界又称是全国之领袖。”

1927年,在枞阳养病的李光炯在家乡创办宏实小学。他想让学校服务于乡村社会,于是在小学内还开办成人识字班、妇女班,另外还办农场、工厂等,形成综合教育模式。当时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主席何键、方振武等先后安排他担任安徽省政府委员,但他婉辞不就。李光炯在宏实小学常以文天祥的《正气歌》、诸葛亮的《出师表》、岳飞的《满江红》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在办宏实小学的同时,还开办了芜湖职业学校。

1932年10月,陈独秀被捕入狱,1934年6月,陈以文字叛国之宣传罪被判刑8年,遭监禁。李光炯等人前去安慰、叙旧、接济,让陈独秀颇为高兴。

抗战爆发不久,安庆沦陷。李光炯举家避难四川成都乡下。陈独秀后也迁居江津乡下。陈独秀后来听说李光炯也在四川,很高兴,但因为李光炯体弱久病,加上战时交通不便,二人未能见面。

1941年4月8日,李光炯在成都病逝。临终前,他在给子女的遗嘱写道:“……抗战最后胜利,恨已不及亲见,一俟中原底定,敌寇消灭,相珏家祭之日,勿忘告知乃翁。”充分表达了李光炯临终时的抗日爱国之情。陈独秀在病中得到李光炯去世的噩耗时,十分悲痛,写下了《悼老友李光炯先生》:“自古谁无死,于君独怆神。撄心为教育,抑气历风尘。苦忆狱中别,惊疑梦里情。艰难己万岭,凄绝未归魂。”陈独秀在诗后面还写下一短文:“6年前老友李光炯先生视余于金陵狱中,别时余有奇感,以为永诀。其时余生死未卜,先生亦体弱多病也。抗日军兴,余出狱避寇入蜀卜居江津,嗣闻光炯先生亦至成都,久病颇动归思。闻耗后数日梦中见先生推户而入。余惊曰:‘闻君病已笃,何遽至此?\’彼但紧握余手笑而不言。觉而作此诗录寄余光君以纪哀思。光笃行好学,足继先生之志。先生无子而有婿矣。”1942年5月,陈独秀在江津乡下怀着满腔爱国情愫和对国内政局的愤恨辞别人世。

陈独秀与李光炯的友谊是在进行反帝反封建、爱国民主、科学教育的过程中结下的。他们二人是中国近现代进步知识分子杰出的代表,也是安庆人心中的两个英杰。 张皖生

新闻推荐

安庆市选手达到赛前预测成绩

省十二运会皮划艇项目比赛于8月22日全部结束。在最后一天的比赛中,安庆市运动员又取得两项第二名和一项第三名。至此,在本项比赛中安庆市运动员一共获得四枚金牌、五枚银牌和四枚铜牌,顺利达到...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陈独秀与李光炯)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