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大观区十里铺乡临江村村民黄先生来电:在临江村长江渔港码头附近,有几十根阴沉木被人用铁索“圈”在江水里,在一旁竟然还有人公然“叫卖”这些阴沉木。希望有关部门关注。(《安庆晚报》5月3日)
阴沉木是历史与自然赐于我们的宝物。据专家考证大约四五千年前,安庆地区覆盖着大片的原始森林,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沧海成桑田,这些森林被埋入地下,经时间的发酵与累积,成了今天的阴沉木。这些木头原本是沉睡于地下的,只是由于某些偶然原因(如大浪淘沙,洗去了埋在它身上的泥土)重见了天日。由于此物稀有,而且经久耐用不腐,也就显示出了其很高的实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近几年来,阴沉木在本地不断出现,时不时地成了新闻媒体上的一个热点,比如对出土阴沉木的存放,如何保护等。不过有点遗憾的是往往热点一过,一切又复归沉寂,如果不是民间时不时弄出一些动静来,大概阴沉木已在热点不断涌现的当下,已淡出了我们的视线,成不了新闻。
阴沉木这种历史遗产在本地究竟有多少,我们不好定论。但依专家原始森林论推导,我想或许其数量不在少数,否则也不会最近几年长江涨水之际总有阴沉木露出水面。重见天日的阴沉木前景在哪里?这是我们在面对不断出现的阴沉木所要面对并回答的问题。
那些起先出土的阴沉木现今在哪里呢?依据有关新闻得知,它们至今还露天堆放在一个地方,至于它们最终的出处,归途在哪里,没有人给出明确的答案。有人就此曾建议建立一个阴沉木馆,这个建议虽好,但从现实考量不太可能,因为不说建馆需要资金,即便花巨资建成了,后期维护费也肯定不菲,如果不考虑成本与收益的性价比,只从保护角度考量,真要建馆的话,那肯定是件功德无量的事。而且不妨沿着这思路,将阴沉木馆开发成旅游景点,多少会有些收入,以弥补维护开支。不过即便这样,还有一个问题也不得不考量,那就是建馆以后,会容纳得了所有的阴沉木吗?大抵是不太可能的。如此总会有一些阴沉木被贩卖,甚至被盗而流落民间作为他用。
这是可以想见得到的结果,这样一来,对于阴沉木的处理,不妨采用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做好收集保护,为将来的科研或展览提供实物资料,另一方面既然市场有需求,可以考虑开发利用其存在的商业价值,在商品交换中让其真正物尽其用。这不是没有可能,因为按照有关文物管理人员所言“阴沉木不属于文物范畴”,因此也就不存在作为商业用途的障碍,这是其一;其二,阴沉木不属私有财产,让阴沉木流动起来,实现其潜在的价值,总比它堆在地上,无人管理,“圈”在水里,又被私下叫卖要强。笔者乃一家之言,旨在抛砖引玉,集思广益,共同做好对阴沉木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新闻推荐
□金秀华邵晔宇见到曹翠萍的时候,她一脸的微笑和爽朗的谈吐,让你很难相信,这个49岁的女人遭遇了生活中的种种不幸:独生子身患重病,自己一身病痛,丈夫下岗失业……可是,就是这样苦难的人生,却挡...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