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30日的全市国家级文明城市创建推进动员会之后,仅仅一个多月,形势突飞猛进,尤其违建与占道,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阶段小结,行政层面的强力推进起到了主导作用,诸如制度设计旗帜鲜明,相关举措一脉相承,部门协作各司其职……但偶有发生的抵触与对立,也暴露出整改区域内公众的主人翁意识不到位,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如何在方法上求取突破和创新,激发市民的创建主体意识,事关安庆市创建质量和社会效益,不可掉以轻心。
当前,安庆市正在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如果说业已形成的管理创新,造就出行政上的体制机制合力,还显得勉为其难的话,那么,进一步探索组织创新,激发公众热情和参与度,就显得尤为必要,而且刻不容缓了。
城市文明是一张美丽的名片,不仅关系到城市未来发展,更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培养“创建”的自觉行动成为日常生活习惯,事关每个市民自我成长和城市整体进步。这就为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创建中,每一个市民个体都不再是无所事事的局外看客,公众的肩上,有责任,更有担当。面对损害公共利益、与创建背道而驰的不文明行为,作为当事人和普通社会公众,不管有没有人在现场监督、执法,都应当自觉摒弃和抵制;而作为执法者,除了具备普通公众应有的内心取舍之外,还要克服行动上的惰性以及怕得罪人、怕惹事等畏难情绪,行政中依法依规,不打折扣,杜绝因为监督不到位、执行不得力而诱发侥幸心理,带来新的社会混乱。
体制机制健全,组织宣传到位,个体内心自觉,争创文明新风,安庆市凭借“创建”契机,形成了这样的强劲合力,必将长久保持“创建”的良好态势和成果,这也正是安庆市永葆城市活力的灵丹妙药。
新闻推荐
警方介入后还清透支金额
安庆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庆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