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两个包子一杯豆浆需要3元,中餐一荤一素二两饭需要6元,晚餐一碗面条需要5元,这样的一日三餐是许多大学生的“标配”。
如果只给你一元钱,又该如何度过这一天呢?对于安庆师范大学大学生绿源环境保护协会的34名同学来说,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们心头。5月15日早上8点,34名同学被分成6个小组,在菱湖校区集合,上交了手机以及多余的钱,每人怀揣一元钱,背着任务包,没有水没有食物,就这样开启了“一元钱生存体验”活动。
打着伞站在路边揽客鞋裤全湿
出了校门,6组人员很快就分散到了市中心的各个地方,人民路、孝肃路、地下步行街……市中心的街道上总能看到他们在雨中“生存体验”的身影。
菱湖校区的马思雨一行6人很快就找到了一家刚开门的麻辣烫店,准备在里面做一天的临时工。热心肠的老板接受了其中的两人,并承诺了每人每小时10元的薪酬,如果能招揽到顾客,还能从每碗麻辣烫中取得提成。“听完老板的话,我觉得好兴奋,一想到马上能获得自己的劳动所得就十分开心。”马思雨说。
很快,两名队员就投入到工作中去,打着伞,站在人来人往的路边。没过一会,大雨就飘进了伞内,马思雨和另一名队员的鞋裤全都湿透了。一路揽客一路被拒绝,马思雨说,4个小时的雨中揽客,让她的心情低落极了,感慨着生存的不易。最终回到麻辣烫店内,老板只给了他们两人各10元钱。
下午4点左右,两人终于与队友汇合,并吃上晚点的午饭。“今天的活动给了我很多的感悟,让我懂得了如何与他人交流,也让我明白了挣钱不易。”马思雨说。
以物换物有一组赚了180多元
“别的组可能通过打工的方式来体验,我们可以通过做小买卖的方式进行体验。”龙山校区的章凡说。
章凡所在的组首先拿着队里的全部本金,迅速地走进了一家小卖部内,购得几根棒棒糖,然后沿街叫卖,最终跟别人换取了一盒咖啡。他们卖了咖啡之后,用赚得的钱分成两部分,三个人去买了6条毛巾,剩下的买了两盒笔沿街叫卖。“本来心想下雨天毛巾应该很好卖,可现实中却卖得很困难。反倒是大家不怎么看好的笔,卖得比较好。”章凡回忆说。
最终,章凡一组通过不断地以物换物,共赚取了180多元。在活动快要结束的时候,他们为自己买了两个手撕面包,6个人分着吃了。“这钱是大家好不容易辛辛苦苦挣来的,都不舍得花。”章凡说。
下午5点,来自安庆师大新老校区不同专业的34名同学陆陆续续地结束了体验,纷纷坐上了返回学校的公交。下了车,一行人在教学楼找了个空教室,立马开了一个“分享会”。窗外的天渐渐地黑了下来,每个人都站上了讲台,开始吐露这一天的心声,或兴奋或感慨或哽咽……
“‘一元钱生存体验\’这个活动,有的人会不理解,有的人会给我们白眼,但我们也会遇到好心肠的人。无论如何,我们最大的考验,就是能不能够坚持下来。”此次体验活动的负责人徐安东说。
本报记者任祥斌通讯员匡佳佳
新闻推荐
安庆师大一学院有四个“学霸宿舍”十六名学生全部考取硕士研究生 打游戏、追美剧、看动漫都是学生们备考期间的放松方式
一个宿舍出一个研究生并不稀奇,一个宿舍四个人全都考上研究生就比较少见了。但是,在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这样的宿舍竟然有四个,被大家称为“学霸宿舍”。“四个宿舍16个孩子都考上研究生啦,太牛...
安庆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庆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