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庆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深化之年中,全市上下攻坚夺隘、奋力前行。若问创建的难点在哪里?笔者认为,一是看敢不敢真抓严管,二是看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是否真正得到了提升。对于前者,是保证城市文明有序运行的关键;对于后者,只有市民文明内涵素质的整体提升,才能有城市文明水准质的飞跃。
市民文明素质是城市之魂,是城市文明的基础。当前,正值炎炎夏日的消暑时节,向我们提出了创建的新任务,这就是如何有效防范创建中的不文明行为的反弹与回潮,如一些商家在晚间占道经营兜揽生意、个别市民光膀子乘坐公交车和乱扔垃圾等。无疑,这些回潮现象的出现首先反映的是一些市民文明素质不尽人意。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安庆市创建的进程,事关全局,不可松懈。同时,也进一步表明,在市容市貌得到明显改观的当下,提高市民素质成为了紧迫之举。8月5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爱文明家园,做文明市民”主题实践活动新闻发布会。活动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机结合,内涵丰富,视野开阔,意义远大。也正如活动宗旨所说“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共建、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风尚,全民投身到文明创建相关活动中来”。笔者认为,这算是“牵住了牛鼻子”。
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而市民文明素质的首要基础是“知礼”,“爱文明家园,做文明市民”主题实践活动的内容之一就是“知荣明耻,遵德守礼”,一如孔子提倡的“不学礼,无以立”。笔者很赞赏活动宗旨中的一句话:“引导人们从一言一行做起,知荣明耻,遵德守礼,共建美好家园。”如果一个市民缺乏明确的文明举止概念、缺乏基本的道德规范、缺乏应有的公共意识,一切以自我需要为出发点,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视城市文明道德规范于不顾,这就是创建的杂音。现在我们提出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消除这种杂音,展示城市文明的和谐风光,那么,从内涵修养的根本上提高市民素质,进而全面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就是不二选择。如果问在创建中什么是“最后一公里”,这才是真正艰难的“最后一公里”,是必须走过的“最后一公里”。支撑任何一座城市文明的中坚力量是这座城市市民的素质。对此,我们应该多看一些全国文明城市的榜样风范,着重于学习人家是如何在提升市民素质上下功夫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重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要求“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建文明城”也必须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全面提升市民素质注入了特色内容,为此,我们在今天着力于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起点更高,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特征更强,必须加以充分重视。现在,我们在创建中找差距、补短板,一手抓严格管理,一手抓素质提升,内外兼修,硬件与软件齐头并进,全面上位。8月9日,《安庆日报》在《宜秀区大桥街道大力整治环境卫生》的报道中谈到:“三义瓜果市场200多个摊位没有出店经营,地面不见垃圾。”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一是这里管理到位,制度落实,二是这里的经营户能自觉遵守和执行文明公约。说到底,文明市场的创建与文明城市的创建道理一样,就是人的文明素质决定城市的文明素质。市民素质的提升举足轻重,现在我们正迎头赶上,这道题不是“选择题”,而是“必做题”。
新闻推荐
“血荒”,这一沉重的字眼,已不仅仅出现在冬夏季,它已成为全年状态。今年夏季,安庆市B型血紧缺,其他血型偏少。无偿献血是医疗用血的重要来源,而坚持常年献血的志愿者还大大提高了用血安全。王莘,一...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