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缕梅香蝶总醉,三方友善酒常温。
同城聚首开生面,异地行腔唱曲魂。
费火熬油家计累,依然笑看鸟衔云。
一首七言律诗《唱黄梅》娓娓道出在黄梅戏蓬勃发展的背后,先辈们前赴后继为之呕心沥血的艰辛历程。读者不禁为之动容,更让评委纷纷赞许称道。
在10月初举行的2016年“聂绀弩杯”全国大学生中华诗词邀请赛决赛中,来自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苏夏青,正凭借着这首情感充沛、感人至深的七言律诗一举获得了大赛决赛二等奖。载誉归来,不少老师和同学纷纷向苏夏青投以赞许、钦佩的目光,而在苏夏青看来,这只是人生中的一个经历,她也希望在酷爱的诗词中有所造诣。
今年22岁的苏夏青是阜师院信息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一名大三学生,她自小酷爱古代文学,尤其是古诗词。“古诗词是一种高度凝炼和含蓄的文体,往往诗词发于心声,来源于生活,能传达人内心的思想感情和志向。”苏夏青说,因而在大学生活中,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她经常挤出时间泡图书馆,在品茗名师大家的佳作之余,尝试着创作一些原创诗歌,并将得意之作投送至一些专业类报刊及网站,深受欢迎。长年累月下来,苏夏青也受聘成为中华诗词非遗传习馆研究员,以及中华诗赋网站古体诗词板块版主。
“之前除了和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和网友交流诗词外,我也很少参加比赛。这次也纯属偶然。”苏夏青说,不久前,她偶然从微信朋友圈看到关于2016年“聂绀弩杯”大学生中华诗词邀请赛相关链接,后来,在朋友和老师的鼓励支持下,报名参赛。
据悉,2016年“聂绀弩杯”全国大学生中华诗词比赛由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词研究院主办。大赛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全国27个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的127所高校的677件参赛作品。经过专家评委的层层选拔,遴选出包括苏夏青《唱黄梅》在内的12个原创古体诗词作品进入全国决赛。
“比赛分原创作品比拼、对抗抢答、填诗淘汰和冠军争夺4个环节。除了考察原创作品外,还需通过一对一对抗抢答、填诗来考察选手的基本文学素养和诗词鉴赏能力。”苏夏青说。
而这其中,最让苏夏青印象深刻的还是原创作品的同台比拼。“通过一个小视频的介绍,可以了解每位对手,还可深入了解他人对古诗词的感受和领悟。让我知道,热爱诗词的人原来还有这么多。”
谈及参赛作品《唱黄梅》的创作过程,苏夏青坦言,更多的是源于生活体验。原来,苏夏青是安庆人,是黄梅戏之乡。说苏夏青从小听着黄梅戏长大的一点不为过。但在目睹黄梅戏一个个经典曲目传唱之余,苏夏青也看到了在黄梅戏蓬勃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黄梅戏文化艺术者的传承与默默奉献。为了传扬这样一个群体,《唱黄梅》也就应运而生。
“诗词作为中国一传统文化瑰宝,其深邃美妙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探寻透彻的。”苏夏青说,这些也都只是开始,未来,希望能在诗词创作方面有更好的发展。
新闻推荐
11月14日,安庆晚报记者从迎江区环卫处了解到,为了搞好文明创建和环卫宣传工作,迎江区环卫处联手安庆中北巴士有限公司,开展“垃圾不乱扔”宣传活动。马跃安庆晚报记者汪秀兵针对公交停靠点乱扔垃圾现...
安庆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庆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