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至6月底,全市民政领域将开展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和养老等服务机构安全管理“百日集中行动”,夯实养老等民政服务机构的安全,完善安庆市特困供养人员社会救助体系,提升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质量。
此次“百日集中行动”重点从机构安全、对象保障、政策落实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系统性隐患排查和整治,实现排查整改全覆盖、风险防控全闭环、工作机制全建立、政策落实全到位。
各县(市、区)民政部门将优化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布局,合理推进供养服务机构建设,重点强化供养服务机构护理功能。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供养服务机构通过设置护理专区、提供护理床位等方式,完善护理服务功能,为供养对象提供多种形式的照料护理服务。护理型床位占比将达到各地集中供养服务机构总床位数的30%以上,推动供养服务机构转型升级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同时,持续实施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和综合定额管理,按照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不低于1:10的比例,合理配备供养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和护理人员。
民政部门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推进供养机构达标改造。各机构制定安全生产预案,并对所有员工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安全培训和演练,确保机构安全运行不出事故。各县(市、区)为辖区内各类养老机构按床位数购买综合责任保险,降低供养机构运行风险。以公开招投标形式,为特困供养人员统一购买护理保险,明确投保和赔付标准,重点解决特困供养人员因病、因意外伤害住院期间的护理难问题。
对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经本人同意,由乡镇(街道)委托其亲友或村(居)民委员会为其提供生活帮扶、日常看护、住院陪护等服务。鼓励各县(市、区)统一招标确定供养服务机构、专业社会组织(企业)等,为辖区内分散供养对象提供日常走访、生活照料、日常看护、住院陪护等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为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提供社区日间照料服务。
全市民政部门将根据相关要求对已交社会资本运营的公办养老机构所涉及的进入程序、原则要求、运营商资质、权利义务、运营期限等进行全面梳理,确保通过公建民营实现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发展能力明显提升,推动运营成本、服务价格下降,提高群众对社会养老服务的满意度。
(记者杨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芬芳四月,春风和煦。4月30日,安庆市芭茅小学为期一个月的校园读书节圆满落下帷幕。当天,该校举行第三届校园读书...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