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榜理由】潜山县龙潭中心学校901班15位同学,每天排班轮流背送身有残疾的同学上学放学,两年来,15位同学风雨无阻,从不缺席。
■ 本报记者 张岳
“叮铃铃……”放学了。 1月13日下午5点,潜山县龙潭中心学校教学楼梯口拥出的学生中,有四个学生分外引人注目。 901班张波在三位同学的“簇拥”下,出现在人流中,程鹏背着他,程龙在他身边扶着,肖伟拿着三个书包,正一步一步朝校园走去,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生怕摔着背上的张波。
这个景象,在潜山县龙潭中心学校天天出现,哪怕是周末,也有901班的同学背着张波,到校园里逛逛。参加的同学,有15人。
15+1,浓浓的同窗情包围着901班,时刻都充满着温暖。这15位同学是徐文海、储博、李志强、程鹏、韩政、许以、程龙、方飞、李津、吴浩、朱晓玉、李崔昊、肖伟、朱文斌、张旭升。在每个同学的心田,都种下了助人为乐的种子。
“两年多来,我的同学就是我的脚,我的手,他们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张波说。因患小儿麻痹症,张波从小就失去了行走能力,可是他酷爱读书,一直坚持要上学。上小学时,一般是父母背着将他送到学校,到了学校后,平时课间上厕所等都是由老师与同学帮忙。
张波体重近70斤,跟他同龄的同学背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901班的教室在二楼,多媒体教室在三楼,每天同学们要走近600级台阶,把张波背上背下,鞍前马后为张波“服务”。
“我们很乐意为他做,因为他腿脚不好,如果我们不帮他,他该怎么办?我们在帮助他的同时也感到很快乐。 ”901班学生方飞说。901班的15位男生,每天背着张波上多媒体教室、上厕所,背上背下,不管是下雨还是晴天,都风雨无阻。
在901班教室黑板旁,有一张特殊的值日表。在这张值日表上,班上的15个男生分成5组,每组3人,而他们的任务,就是每天轮流背着张波上学。
“这值班表安排得非常细致,每一组同学中既有高个子,又有矮个子,有力气大的,也有力气小的,搭配合理。高个子同学背张波,另外一个同学扶着防摔倒,并轮流背,还有同学拿学习用品。”901班班主任李灿阳说。因为是15个同学帮助一个同学,所以同学们快乐地称这为“15+1计划”。
每天三个同学背着一个同学,成为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也引起了学校的重视。龙潭中心学校了解张波的事情后,在食堂旁边装修了一间房子,供张波母子居住,让张波的母亲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1月13日,在学校的帮助下,潜山县有家企业资助张波,帮助张波一家渡过难关。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在老师、同学、学校的关心下,张波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用一次次高分来回报大家的关爱,成绩一直处于班级前五名。
“如果没有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帮助,他根本无法完成学业,更谈不上成绩。虽然张波身有残疾,是个不幸的孩子,但是他性格乐观自信,身边有这帮可爱的孩子们,他是幸运的。”张波的母亲韩庚乔说。采访中,韩庚乔一而再、再而三地表达着对901班的感谢之情。
【记者手记】
不一样的花朵,同样的绽放。没有惊人的语言、没有豪迈的壮举,15位少年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困难同学撑起一片蓝天,享受同样温暖的花园。
新闻推荐
阅读提示 作为国家土地确权试点县,潜山县不少农民近日都领到一张家庭土地承包证书,这本证书就相当于把土地承包权变成了农民的存折,装到“挎包”里,变成“活资产”。可农民在高兴之余,有没有其他担心?...
潜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潜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