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新闻 桐城新闻 怀宁新闻 潜山新闻 太湖新闻 宿松新闻 望江新闻 岳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潜山新闻 > 正文

文化,让天柱山更具魅力

来源:安徽日报 2015-09-08 16:22   https://www.yybnet.net/

夏秋之交,30多名合肥作家暂别都市来到清凉幽静的天柱山,在这里办沙龙,开讲座,体验山居生活。让文化与旅游联姻,在天柱山风景区是一种常态。

天柱山文化底蕴丰厚,积淀多元。景区有春秋时代皖国古风,有汉武祭岳的历史遗存,有名僧宝志、僧璨留下的三祖禅文化,有李白、白居易及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的风雅足迹。此外,还有沉积亿万年的古生物化石宝库,有世界上最好的花岗岩地貌。近年来,天柱山整合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业态,为旅游发展注入生机。文化,让天柱山更具魅力。

——实施薛家岗古文化遗址保护工程。薛家岗古文化遗址是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与河姆渡遗址齐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土文物以石刀、石斧为代表的生产工具和以鼎、罐为代表的生活用具2000多件,其中13孔石刀和镂空陶球最为称奇。目前,分三期实施的遗址保护工程竣工,向世人展现着 “薛家岗人”原始风貌与6000年前先民的生存智慧。

——打造山谷流泉文化园。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群跨时1200余年,总数400余方,被誉为“石刻艺术博物馆”。近年来,景区投资对摩崖石刻实施本体保护,进行危崖支持、裂隙灌浆、锚杆加固,并清杂描红。斥资进行整体性环境改造,拓宽河床,增加植被,兴修楼台亭阁。一个集摩崖石刻、园林胜景、书画茶艺于一体的山谷流泉文化园,让游人领略到文化谷地里的千年风韵。

——发掘名文、名人文化资源。天柱山拓展开发《孔雀东南飞》影视基地,发散天柱山麓文学沃土的魅力。以大小乔故事及胭脂井为依托,再现乔公庄园故址等东汉庄园建筑,恢复秀英亭、乔公墓,新建碑廊,支持拍摄电视剧《大乔小乔》。在核心景区把汉武祭岳、左慈炼丹等历史故事嵌入景点。建造张恨水文化园、程长庚文化园,展现着文化名人的正能量。

——兴建地质博物馆。在景区设置地质公园界碑、标志碑,兴建地质博物馆,让天柱山地质科普知识走进校园,走向大众。

——弘扬潜山弹腔、黄梅戏等戏曲文化。景区通过民营资本运作打造皖镇、黄梅阁。鼓励民间艺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土作家创作黄梅戏 《汉武拜岳》、《天女河边》、《县令陈廉》等,本土音乐家创作《啊,天柱山》等,活跃景区文化。古老稀有的潜山弹腔、原汁原味的民间黄梅调、古潜河航道筏工即兴演唱的山歌融入天柱山大旅游交响曲,唤醒美丽乡音、乡情和乡愁。

——开发禅宗之旅。潜山县的三祖寺与岳西县的二祖寺及湖北省黄梅县的四祖寺、五祖寺,构成禅宗文化“金三角”地带。景区通过协作开展禅宗之旅,吸引了港澳台以及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的大量游客。禅意书画展、“禅悦”演出和少年国学班、大学生国学夏令营的开设,为天柱山注入新的文化韵味和内涵。

文化激活名山,魅力魂牵游客。一对对情侣来这里海誓山盟,一拨拨画家、文友来这里寻找灵感,一群群游客来这里养生度假……天柱山通过打文化牌,名山效应持续放大。

(余迅)

山谷流泉摩崖石刻。

新闻推荐

·脱贫攻坚四问·谁来扶?压实责任啃“硬骨头”

本报记者 夏海军创新考核:从“被推着走”到签“军令状”——改进扶贫干部考核机制,层层签订责任书,真正把该担的责任担起来冬闲不闲,正值莲藕收获时。 “以前冬天只能在家闲着,现在俺一天...

潜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潜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水利设施盼修复2016-01-13 15:29
401万,一个不落下2015-11-28 15:48
评论:(文化,让天柱山更具魅力)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