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曙光文/图
我们不在乎风雨雷电,不在乎生与死的考验,更不在乎平静后的光环,只想坚守那份责任,只想确保群众零伤亡,只想平安度汛!因为我们是一线国土人,是共产党员,理所当然要冲锋陷阵,要当好百姓安全的忠诚守护人。
——摘自潜山县槎水国土所所长江小飞7月1日的日记
6月下旬以来,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安徽省大别山区和沿江东部,狂风四起,暴雨肆虐,天公在发怒,大山在震颤,江河在咆哮。一时间,几千个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随时都有引发的可能,新增隐患点不断出现,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然而,成千上万的安徽国土人,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栉风沐雨,餐风露宿,日夜奔走在巡灾、转移群众的第一线,实现了地灾“零伤亡”。截至7月5日,全省共接报地质灾害611起,因灾转移人口1116户3767人,未接到各级国土部门上报因地质灾害发生人员伤亡,仅6月30日至7月5日,全省因提前转移避险,就成功避灾135起,避免了375户1368人伤亡。
面对“零伤亡”的战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孙爱民动情地说:“我们基层国土所的同志立了头功。 ”7月5日至7日,记者跟随江淮基层国土人,进深山、到灾点、访群众,顶着风雨一路跋山涉水,一路记录他们的千辛万苦和对生命安全的执着。一桩桩一件件,万卷难书的感人场景和故事,印证着孙爱民的评价。
天柱山下,火眼金睛化解大灾难
潜山县境内的天柱山是闻名的世界地质公园,景区内名崖、奇石、异洞、涧瀑、云海等自然景观,常年吸引大量中外游客慕名而来。然而,记者来到这里时,景区因汛情已关闭。经特别批准,记者驱车沿上山道行进至约2公里处时,发现靠山外侧三分之一的道路覆盖着约100米长的塑料布,天柱山分局的同志和当地管理人员正在掀开塑料布检查道路裂缝。同行的潜山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吴兴华介绍,天柱山分局辖一乡一镇,登记在册地灾隐患点40处,威胁54户234人,切坡建房户320户。两乡镇都属典型的山区乡镇,是地质灾害高危易发区域。他满怀信心地说:“分局的同志个个是好样的,我们非常放心。 ”
“地灾防治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国土人除了具备专业知识之外,只有将排查、转移等工作做在前头,不放过蛛丝马迹,才能使安全留到最后。 ”天柱山分局局长徐传胜这样对记者说。
6月27日,还在上班途中的车上,徐传胜就根据近期雨情和未来的天气预报,对应对新一轮强降雨天气提前作出了安排,分局4人分成两组,重点排查山口、沟谷、高陡边坡等易被忽视的区域和非在册户,要求逐户摸排,并落实村、组负责人及联系方式,以便及时预警,为群众转移争取时间。 “事实证明,在灾害发生前,将基础工作做好了,等灾害发生时,我们才能从容应对。 ”徐传胜表示。
“感谢国土干部、感谢乡村领导,要不是你们坚持让我们转移,可能我们老夫妻俩就遭不测了。 ”7月2日,年逾古稀的龙潭乡龙湾村村民杨友爱,在转移安置点得知其房屋被冲倒时感叹,这一切都归功于“犟老刘”。
“犟老刘”名叫刘张龙,是天柱山分局副局长,因性格耿直,爱较真,人送绰号“犟老刘”。他今年58岁,再过两年就退休了,但他并没有“等退休”,仍然热情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6月30日上午,他带领分局工作人员余俊会同村干部在龙湾村排查,途经前进组杨友爱户时,村干部没有停留,径直走了。
“老李,这还有一户没有看呢! ”嗓门很高的刘张龙喊停了村书记李叶盛。
“哦,这一户没事,你看地势这么平,后面也没有切坡。 ”李书记说。
但在老刘的坚持下,3人围着房屋的前前后后走了个遍,屋后确实没有切坡,也有足够的空间,但细心的老刘发现房屋的右后侧有个很小的水沟在淌水。
“这不是切坡建房,但是在沟口,赶紧把他们转移了。 ”老刘说话就是这么干脆。
敲门后得知,屋里住着老夫妻二人,儿子在外地。听说要转移走,老人很不愿意:“家里的东西怎么办,鸡怎么办? ”无奈,村干部只得打电话给他儿子,强令他无论如何把父母接走。
7月1日下午17时,在一阵疾风暴雨中,该户屋后半山腰一股滑落的砂土夹杂着树木从水沟呼啸而下,将杨友爱的房屋全部冲倒,老夫妻二人成功避险。
记者来到现场,只见该户房屋已壁残瓦碎,木质屋梁横七竖八,唯有两扇大门还算完整地反扣在残垣断壁上。徐传胜和一县局的同志合力把门掀起,记者看到一把新铜锁牢牢地把门锁住。徐传胜介绍,这把锁是6月30日转移时他们加上的,防止被转移的老夫妻回家,这叫“锁门行动”。
从这个地灾点返回的路上,徐传胜介绍,在龙潭乡像杨友爱户这样成功避险的还有谢河村枣树组韩久莲、叶方来2户4人,天柱山镇天寺村玉境组汪树先1户4人。在应对此次强降雨期间,天柱山分局除转移在册隐患点人员外,其他区域转移110户391人,保证了群众生命安全。说到这里,徐传胜有点心疼地说:“辛苦了我的几个好兄弟。 ”
徐传胜介绍,这次防灾期间,天柱山分局全体人员全天24小时在岗,7月1日-2日两夜未眠,平均每天睡眠不足3小时。7月1日深夜,刘张龙在供电中断的情况下与暗冲村村干一起到村民雷文海家冒雨背着该户小孩转移。第二天又与余俊一道在道路被冲毁、交通中断的情况下,步行14公里山路,到谢河村进行应急调查处置,协助做好转移群众安抚工作。孙斌的女儿今年高考,7月3日填志愿,他没有回家给女儿当“参谋”,继续巡查、核实转移人数在一线。余俊的妻子是老师,因参与中考阅卷和抽调回学校做洪灾转移群众安置工作,不能回家,为了防灾,他们只得将儿子丢给爷爷奶奶照顾。
谈到辛苦,刘张龙见人便说:“徐局长最辛苦。 ”原来,6月29日,徐传胜在天寺村排查转移过程中滑倒,导致膝关节韧带旧伤复发,行走十分困难,但他仍拖着伤腿,冒着大雨和二次滑坡的危险,徒手攀爬至400多米、高差近百米的滑坡后缘查看灾情,进行应急调查处置。就这样,他始终坚持在防灾第一线,连续7天未回家。
大别山麓,“一人所”担起千钧责
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地质灾害易发多发。 7月1日始,全县境内普降大到暴雨,交通、房屋、电力电讯、城市农村全面受灾,极其严重。岳西县基层国土所的干部职工奋战一线,转移群众,抢险救灾,连续作战6个日夜,在风暴中挺起坚实的脊梁,守护着百姓的安危。尤其是几个“一人所”的同志,他们一肩多责,舍身忘家,在暴风雨中忠实地践行着“视群众为父母”的誓言。岳西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唐焱华对此感慨万分:“我们基层所的同志和监测员太辛苦,太可爱了。 ”
7月1日,和平乡已经下了整整一夜的暴雨,降雨量达到全县最高,而且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 16时40分许,暴雨倾盆,正在巡查途中的国土所负责人程南江,接到乡九河村储昭全组长报告,该村蛇形组程家大屋后有一处大裂缝,并出现部分滑坡,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该户和左邻右舍共有11个人需要紧急撤离。
“绝不能让群众受伤。 ”程南江立即召集本村的应急小分队和乡副书记储茂发赶往该隐患点,同时打电话派人拿来绳索和救生袋,一边组织该点群众赶紧撤离,一边到该点实地察看。此时,大雨瓢泼,四周洪水猛涨,不到一小时,整个九河村被洪水包围,通往外界唯一的生命通道被洪水淹没,九河村瞬间变成孤岛,九河村900多人与外界失去联系。
就这样,直到7月6日,程南江坚守在孤岛般的九河村,和该村群众一起与洪灾斗争,全村的生活用品全靠从另一个乡镇派员肩挑背驮,穿过15公里的山路送来。程南江通过电话对记者说:“组织上把九河交给我,我一定坚守阵地,做好被转移群众的防控和安抚,防止回流,人在阵地在,人在百姓在。 ”
7月1日晚,中关国土所负责人胡长军冒着滂沱大雨巡查,驱车行进在从北山到沙村的环乡公路上。19时30分左右,行进至环线1公里处时,胡长军突然听见山顶传来似闷雷般的异常声音。常年跋山涉水巡查的胡长军,凭着丰富的经验知道自己遇见山体滑坡了。眼看着前面山体要滑下来,情势危急!
胡长军迅速掉头回撤,没想到刚后退约百米后,最重要的转移路线村公路又发生了小范围塌方,胡长军就这样被堵在路中间。此时,狂风怒吼,暴雨如注,气温也随之低降,可谓饥寒交迫,孤立无援。胡长军心生些许胆怯起来。但他心里想:不行,我必须出去,还有几个村组的巡查和群众转移任务没完成。
于是,胡长军就择安全路径翻山到了附近的群众家,借了把铁锹,在暴雨中清理滑塌下来堵在路上的泥土,手脚因被雨水浸泡,用力时容易破皮,钻心地疼,嗓子也因被雨水所呛变得沙哑。但他全然不顾,只有一个念头:尽快出去。县国土资源局值班同事与他通话时,只听见雨中的胡长军在电话中嘶哑地、断断续续说道:“太......太冷了!太太......冷了!但我还要赶到前面去......转移群众,话不多说了,路通了......我就走! ”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胡长军疏通了道路,马不停蹄向另一个村组进发。
记者了解到,中关所本来有3人,但有1人因工作需要不在位,还有1位女同志正在休产假,汛期到来时,胡长军只能“孤军作战”。事后,有人问胡长军一人被堵在山上怕不怕,他故作镇静地说:“那怕什么啊? ”随后他欣然一笑:“肯定怕哦。但一想到还有人没有转移,怕就丢到脑壳后去了。 ”
花亭湖畔,
宁听骂声不听哭声
太湖县位于面积达100平方公里、风景秀丽的花亭湖畔,属山地丘陵区,地灾易发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70%以上,是全省受地质灾害威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现查明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406个,威胁人口970户4120人,此外,还有2万多处切坡建房隐患点。太湖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江金保介绍,6月30日以来,该县遭遇强降水,平均面降雨量近400mm,截至7月7日9时,全县共诱发崩塌、滑坡等116起,但无一伤亡事故发生;全县15个乡镇先后转移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1239户3749人,成功避险63起,避免了87起180户694人伤亡。他说:“入汛以来,406个地灾隐患点监测员到岗到位,实行24小时监测,15个基层国土所联合各乡镇政府派出30个工作组驻村开展24小时地灾防治循环巡查,为夺取‘零伤亡\’战果立下了汗马功劳。 ”
7月4日凌晨四点,晋熙镇花亭湖村殷冲组因路面下沉,发生重大山体滑坡,坡上两栋楼房均呈现出半悬空状态,随时可能倾倒;坡下三栋楼房及几间辅房完全冲毁。所幸的是,因预测精准,果断转移,滑坡处周边住户已全部提前转移到安全区域,10户45人成功避险。
晋熙国土分局局长张礼兵介绍,6月30日,所员叶志挺在巡查中发现殷冲组组级公路出现细微裂缝,地表有下沉迹象,国土分局认定情况危险,派专人每小时拍摄一张图片,定时监测汇报。
7月2日6时许,张礼兵接到殷冲组组长汪从保的电话:“报告,殷冲组组级公路裂缝加大,下沉迹象明显,情况危急。 ”张礼兵回复说:“继续监测,唤醒周边住户,让其撤离到安全区域,我们马上赶到现场。 ” 6时30分,张礼兵和所里两名职工赶到现场勘察,发现该组组级公路开裂大约10公分,山体路基呈现下沉状态,严重威胁到路上6户居民和路下4户居民的生命安全。随即,张礼兵会同镇村干部组织转移,经过过细的思想工作,殷先保、张文涛、黄书龙等10户45人,终于19时全部撤离安置到花亭湖村小学,3名孕妇被安置在附近村民家中。
7月4日凌晨4时,该山体发生崩塌,直接摧毁了道路下方殷先保等3户楼房和几间辅房,道路上方张文涛、黄书龙两户的楼房成半悬空状态,随时可能倾倒。
记者在灾情现场见到全家五口人幸免于难的村民殷先保,面对被山体滑坡摧毁的家园,他面色凝重,心有余悸,哽咽着说:“幸亏是张局长他们组织我全家提前转移,否则……”此时,殷先保已泣不成声。
面对记者,江金保说到基层所防灾的事儿如数家珍:
6月30日18时50分许,刘畈国土所所长张汉华在巡查时,发现乐盛村义店组胡太朗、王桂荣家的土坯房墙角被积水浸泡,随时可能倒塌,立即组织人员,在暴雨中,辗转10余次,将两位老人及其生活物品和生产物资转移到安全区域。撤离10分钟后,房屋轰然倒塌。当地群众称这是一场与生命赛跑的高效撤离。
6月28日7时30分,百里国土所工作人员接到地灾监测员报告,受威胁户朱礼中家屋后排水沟积水较深,排水不畅,崩塌危险的可能性非常大,可是该住户不同意转移。百里国土所所长甘伟坚持“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的撤离方针,强制组织该户4名人员转移。 8点30分左右,转移工作全部完成。 8点47分发生崩塌,房屋被击穿,成功避险,避免4名人员伤亡。
6月30日,牛镇镇龙湾村聂屋组聂成明等3户屋后出现裂缝,7月1日晚该裂缝山体发生崩塌,由于撤离、卸载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大大减少了财产损失。
为合理调配力量,小池国土支部成立党员突击队,任命叶华为队长,郝先念为政治指导员,黄新奇为副队长,各村居国土信息员为队员,制作队旗、袖标,随即投入到各个抢险现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储北平)潜山县确立生态立县战略,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县目标,科学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通过发展“生态工业”和“绿色农业”、“植绿护绿”多措并举,保护好青山绿水。潜山县在工业上严...
潜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潜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