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说银行要停办存折了,那我们存折里的钱怎么办?以后粮补和新农保的钱到哪里去领? ”2月13日,宿松县程岭乡一位大妈打电话给本报,忧心忡忡地询问。
近段时间,建行等商业银行陆续宣布停办或逐步取消存折业务,该举动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不少人认为,银行此举会让习惯用存折的客户无所适从。但省内农村读者们对此大可不必担心,记者从省联社相关部门了解到,该系统83家农村银行(信用联社)还没有停办存折业务的计划,目前全系统3100多个网点的存折照常办理和使用,不会对农村居民造成影响。
“由于我们的网点大多在农村,面临的客户群体比较特殊,虽然存折业务会给我们增加大量的人力、财力成本,但考虑到农村客户的服务需求,我们目前依然会坚持办理存折相关业务。 ”省联社财务会计处工作人员明确告诉记者。
安徽银监局也证实,目前尚未接到农村地区银行有关停办存折业务的投诉。
“涉农补贴资金基本都是通过存折转账的,存折业务是我们的主要服务业务,不可能停办”,宿松农合行财务人员介绍说,“对于个人开户业务,我们一般都提供三种选择:办折不办卡、办卡不办折以及卡折一体。无论哪一种选择,我们都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 ”
据统计,截至1月底,宿松农合行发放存折87.5万张,而金农银行卡的发放量仅为12.1万张。记者采访了解到,从全省范围来看,农村地区的存折使用量也普遍高于银行卡。“存折的大量使用,取决于农村地区的金融消费习惯”,怀宁农合行电子银行部经理丁庆龙说,“相比银行卡,存折一目了然、操作简便、支取灵活,而且不用付年费,目前,存折仍是绝大多数农户的首选。 ”
对于商业银行取消存折业务的举动,一些农村银行人士认为,随着电子银行业的迅猛发展,银行卡取代存折是大势所趋。但取不取消存折、何时取消存折不应由银行来决定,而应由客户来决定。
“目前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中老年客户仍习惯使用存折,对存折有很深的感情,突然取消存折,必将伤害这部分客户的利益和诉求。 ”一农村银行高管认为。
另有人认为,商业银行这一举动,完全出于利润驱使。 “存折业务主要在柜台办理,银行的服务成本相对高且无法收取服务费,而银行卡可以带来年费、跨行转账费、挂失费、补卡费、换卡费、短信通知费、异地网上转账手续费等多项收入。 ”
近年来,农村的支付结算环境已大大改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逐步推广,各类自助设备也遍地开花。以安徽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例,截至去年年底已累计投放ATM机1710台,发展POS机9112户,在农村乡镇已经基本普及,金农卡的发行量也突破1000万张,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势头迅猛。
据记者调查了解,目前安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代理了全省大部分地区的涉农补贴、新农保以及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等资金发放业务,这些资金仍基本是通过存折来发放的。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农村地区银行卡发行量在增大,在大的趋势上,银行卡必将取代存折,但这个仍过程还需很长一段时间。
“停办存折事件也给了我们启示,银行还是应以‘客户为中心\’,坚持服务至上的原则。对于任何业务的开展和终止,都要从客户的利益出发,不能做草率的决定。”上述农村银行高管说。
本报记者 曹荣 通讯员 周曙光
新闻推荐
近日,伴随着隆隆的收割机作业声,宿松县破凉镇五谷村农民李水福正在忙着收割家里的40亩晚稻。看着一袋袋刚收上来的稻谷,有着30多年种粮经验李水福盘算着,今年他家种植的晚稻亩产有600公斤左右,不仅能...
宿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