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安徽省首次实行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收本科学生,但近日,一些地区招生部门向记者反映,考生报名不太踊跃,感觉远低于预期。
专项计划造福12县
按照教育部计划,“十二五”期间每年将面向贫困地区安排1万名左右的名额,由部属高校和地方一本院校招生并培养,专业以农林、水利、地矿、师范、医学等急需专业为主。
安徽省临泉、阜南、颍上、利辛、寿县、霍邱、金寨、潜山、太湖、宿松、望江、岳西12个县获定向本科招生计划。今年,这12县共获得712个定向计划。其中,普通文理科本科计划招生610人,专科计划招生100人。体育类计划招生2人。普通文理科本科计划中,理工类530人,文史类80人。专科计划全部为理工类专业。
消息甫出,立即引起安徽省12县教育部门高度关注。寿县招生办赵老师告诉记者,去年,该县的一本达线率为20%多,专项计划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当地的一本录取率,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等于是多了一次录取机会,是个“利好消息”。
考生有三方面疑虑
但是,赵老师也告诉记者,似乎考生报名不太踊跃,远低于他们的预期。记者联系宿松、金寨等地招生办,虽然都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但情况近似。记者了解到,由于是第一年实施,考生对专项计划的政策知晓度不高,不少考生存有误解。
从学校反馈的情况看,考生的疑问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一是将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计划与免费医学生的定向培养计划相混淆。不少考生认为,所谓定向计划就是指考生大学毕业后需要定向到某个地区或某个单位工作,不敢贸然填报;二是部分考生怀疑,定向招生的学校会是相对较差的学校或者农学等相对冷门的专业,因此失了兴趣;三是报名手续方面,为防学生造假,不少地区在报名资格审核上十分严格,要求初中学校、高中学校,派出所,教育局等单位层层盖章审核,让考生感到一定不便。
事实上,这些都是考生的误解。寿县招生办赵老师解释,定向招生指的是生源定向,并不意味着就业定向。安徽省在专项计划实施办法中提出,“鼓励学生毕业后回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并不是强制,毕业生们完全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又如,从公布的专项计划来看,参与招生的院校都是部属院校和地方一本院校,诸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名校均赫赫在列。专业上,也普遍为计算机、机械设计、材料工程等热门专业。
各地招生部门分析,导致考生误解的原因在于国家政策突然出台,专项计划公布较晚,很多地方都来不及跟各校学生进行面对面宣传,政策知晓度不高。
不少教师建议,明年安徽省教育部门在部署专项计划时,要早做发动,早做宣传,务必要让这一利好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宿松县招生办则呼吁,希望明年能够再向贫困地区加大投放力度,完善报名手续,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走多一些,走好一些。
未被录取可一本征集
据了解,定向计划录取的学生入学报到时不迁转户口,户籍暂留在原籍所在地,就业报到后可按有关规定迁入工作所在地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转学,不转专业。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优惠政策。
省考试院提醒,定向计划的录取工作在一本批次之前进行。根据计划,定向计划的录取工作于7月13日结束,考生可及时查询到定向计划的录取结果,如果未被录取,考生还可于7月19日及时填报普通文理科一本征集志愿。
(本报记者张玉芳)
新闻推荐
近日,伴随着隆隆的收割机作业声,宿松县破凉镇五谷村农民李水福正在忙着收割家里的40亩晚稻。看着一袋袋刚收上来的稻谷,有着30多年种粮经验李水福盘算着,今年他家种植的晚稻亩产有600公斤左右,不仅能...
宿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松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