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新闻 桐城新闻 怀宁新闻 潜山新闻 太湖新闻 宿松新闻 望江新闻 岳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宿松新闻 > 正文

空心化的乡村谁来传承乡贤文化?

来源:安庆晚报 2016-04-27 11:05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未一平

 

乡贤,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他们的身上聚集了传统文化的美德,他们不一定有钱,但一定要有德,某种程度上也正是这个“德”字,让他们在乡土拥有了受人尊敬的地位。这种地位不需要哪个人或哪个组织出面来授予,而完全是凭着乡村纯朴的民风,以及乡民们对传统文化与民俗的认同而形成的,因而,如果某人成了公认的乡贤,那么他在那一方水土之地就无形中成了乡民们精神的守望与化身,他代表了一种乡间约定俗成的文化,他在处理乡村事务上,就具有某种话语权,而在乡村生活中成了道德的评判者,在维护乡村稳定与和谐上,发挥了作为村民公认的一个乡贤的独特的作用。

其实,这里的乡贤者,不一定要有多高的文化,也不一定就是年老者,在我看来,它当是一个泛概念,能被公认为乡贤的人,当具有这么几个条件:一是他自身是个好人,站得正,行得直,品行端;二是他要有德,处理问题以理服人,以德示人;三是能扮演好不同的人生角色,不论是处理家庭事务,还是乡邻纠纷,均能游刃有余,从容应对。

乡村生活有一整套符合自身特点的运行规律,尽管现代市场经济正显强劲,但在乡村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传统的农耕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集聚了传统文明与道德的乡贤人士,自然而然在乡村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如何发挥这些乡贤们的作用,对当代农村治理与发展当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过观望现代农村,这种具有道德权威的乡贤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原因在于,老一辈的德高望重之人走了,再加上农村空心化的加剧,现时的农村已经不是我们记忆中的乡村了,固守乡村的不是孩子,就是老人。老的老了,小的还小,且大了还是要远走,乡贤一定程度上成了“村宝”。一个没有人气的乡村,传统的乡贤文化还能坚持多久?对此,我表示了深深的忧虑。不是吗?就连新闻中提及的被评为宿松县陈汉乡的新乡贤梅笑春已是个85岁的耄耋老人了,那么在他与他的同伴们之后呢?谁来继承这种具有传统美育观念的乡贤文化?

新闻推荐

汪正德:筑梦书法人生

 

王宇平

 

王会光记者

 

叶潇最近,家住宿松县孚玉镇西畴南街的共产党员、退休老教师汪...

宿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松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空心化的乡村谁来传承乡贤文化?)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