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新闻 桐城新闻 怀宁新闻 潜山新闻 太湖新闻 宿松新闻 望江新闻 岳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宿松新闻 > 正文

守望传统文化的“新乡贤”

来源:安庆晚报 2016-04-14 11:0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刘发贵

 

梅明

 

记者

 

成洁)“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贴近性强,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为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宿松县评选出一批“新乡贤”,他们或推动乡村治理,或带动村民发展致富。其中陈汉乡的“新乡贤”——85岁的梅笑春则将自己的大半辈子都投入了守望和传承传统文化中来。

在陈汉乡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安庆晚报记者一行来到梅笑春位于宿松县城的家里。家门已经打开了,一进屋里最先看到的便是客厅墙上挂满的书画作品,而此时的梅老正在卧室里翻找自己的作品集和文字稿。因为听说有人要来,他早早地便开始准备。

“我自小就爱诗词,现在也算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吧!”一坐定,梅老就滔滔不绝地与大家聊起了诗词。抱着这份对诗词的喜爱,梅老先后著有《笑春诗集》、《乡土遗珠》、《师朋墨友》、《敝帚自珍》、《还珠集》和《古韵新声——古诗集句三百首》。其中后三部被国家图书馆、台北图书馆、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人民大学图书馆等一百多家图书馆编号收藏,并颁有正式收藏证。

梅老的作品集中,《乡土遗珠》最为人津津乐道,里面是他走遍了整个宿松,甚至前往太湖、黄梅等多个地方搜集而来的资料,有故事,有诗歌,有当地传说。其内容囊括了近千条之多,而这当中很多宿松地方历代才俊的珍闻轶事都是为地方性史料所难见的,而这中间的收集过程则长达60余年。说起这些漫长的搜集整理的岁月,以及岁月里为了保存资料而经历的种种故事,梅老更多的有一种欣慰感,这些珍贵的遗留财富将因为他的努力传承得更久更广。

虽已是耄耋之年,梅老仍旧笔耕不辍,读诗写诗更是一天不落,且犹爱旧体诗歌。“我喜欢旧体诗,但我写诗的内容都是与时代挂钩的。”梅老边说边翻开自己的文稿。随便挑几首便能看到时事热点话题,高考改革等新闻一出,他都会写上几首。在他看来,只有古今结合,传统文化才能够有新的内容,也才有了继续传承下去的可能和意义。

不仅是内容上联系当下,就连作品的传播方式梅老也能紧跟时代。采访中梅老拿出了自己的智能手机,在微信公众号里找到作品给安庆晚报记者看:“你看通过微信,看到的人就更多了,现在已经有好几百人看过我的作品了。”在他看来,他不仅仅希望将这些珍贵的传统文化传给自己的子孙,更想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对历史和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和感触。

新闻推荐

助力* 将农业专家带进村

本报讯(记者

 

张培农)5月25日,市公积金管理中心领导邀请畜牧兽医局、市农科所两名农业专家一起来到宿松县陈汉乡大明村进行深入细致的摸排,实地察看当地...

宿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女子轻信行骗电话2016-05-11 11:00
猜你喜欢:
评论:(守望传统文化的“新乡贤”)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