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一大早,回老家过年的记者在走村串户中碰到村里的王大爷,别看他今年80多岁,可说起国家政策、村里的事,很是健谈:“随着皖江开发政策的出台,现在好了,孩子们再也不用四处奔波打工挣钱。在家门口打工,虽然与在上海、浙江等地比起来,收入略有减少,但只要能在家门口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这样既能照顾我们这些老人,又能在家照顾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多好呀。”说起这些话时,老人激动得眼中含着泪水。因为在过去,为了生活,年轻时的他背井离乡一直在外打工。
其实,在太湖县,热议皖江开发的不仅仅是王老一个人。自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政策出台以来,全县上下便悄然兴起一股关心和关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热潮。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普通群众,无论是各级会议上还是市民聊天中,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这一词汇十分抢眼,出现的频率相当高。
在县图书馆,一些读者争相找来报纸,细细品读有关皖江规划的报道,一些老人们还戴起眼镜,从口袋中掏出小本本,不时地记录着。在农家书屋的书架前,农民们翻看着报纸与有关书刊,看到兴致处,他们还进行着交流与讨论。年轻的小王夫妻俩生了一个女孩,刚满六岁,正值上学的年龄,几年以来他们一直在外打工,只好把孩子托付给孩子的外婆。可是由于外婆年纪较大,不仅学习没法辅导,就是生活有时候她也关照不过来。当了解到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政策后,小王高兴得了不得,因为他再也不用操心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了。就在正月初八,县里组织的用工招聘会上,通过挑选,他夫妻俩终于如愿以偿地在县经济开发区一企业找到了合适的岗位。小王高兴地说,虽然工资比在福建打工少了些,但是一想到每天都能回家,享受小家庭生活的温馨,他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在招聘会现场,一企业负责人表示,随着皖江开发新的热潮的到来,他们企业将会乘着皖江城市带建设的春风,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3月3日上午,晋熙镇在县委党校礼堂隆重召开全镇三级干部大会。镇机关干部、镇直单位负责人、各村(居)干部、村(居)民组长、受表彰的先进单位、个人代表共500余人参加了大会。大会表彰奖励...
太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