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8日5时到14日17时,我县出现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大的强降雨。7个乡镇降雨超过300毫米,其中县城降雨量495毫米,最高小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新仓等乡镇连续降雨量达498.6毫米,其余乡镇降雨量均在200毫米以上。六天的降雨量居全省第二位。持续的强降雨造成全县15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县受灾人口25.6万;农作物受灾面积2600公顷,绝收面积400公顷;因灾倒塌房屋567间,损坏房屋1335间,全县紧急转移人口980人,其中因地质灾害转移受威胁群众116人;道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全县直接经济损失5260万元。
为应对此次强降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7日,县委书记章松在省委党校学习期间就防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7日下午,县长应杰苗专门就防范此次强降雨工作召集相关部门进行具体部署,县防指向全县各地发出了做好防御强降雨工作的紧急通知;随后,又专题召开紧急会议进行部署,严肃工作纪律,实行严格的防汛责任制,迅速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各级干部均战斗在抗灾第一线。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县委书记章松、县长应杰苗三次分别带队赴各乡镇检查指导防汛抗灾工作。县几大班子领导纷纷冒雨奔赴各自联系的乡镇督查与指导防汛工作。在检查中,县领导反复要求各地要着力抓好水库、山洪地质灾害、重要河圩堤的巡逻工作,严格预警机制,做好因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做好转移群众预案,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各相关部门及乡镇均抽调人员成立防汛抗灾应急分队、储备抢险救灾物资,确保灾害发生后能迅速投入使用。县水利、气象、民政、供电、交通、新闻等部门围绕各自职责开展工作。
持续不断的强降雨,给我县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灾情发生后,我县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洪、救大灾的思想,干群齐心协力,共同谱写了一曲防汛抗灾歌。暴雨期间,新仓镇24小时下了170多毫米的强降水,给当地农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水稻、棉花均浸泡在1米多深的水里,该镇立即组织党员突击队进行排灌,千方百计保护青苗;60多岁的老党员周叶明硬是在暴雨中奋战了一夜,保护刚刚建成的电灌站坝基,用身体和树枝阻挡了坝体的垮塌;黄岭村严屋当家塘出现塌方,党员何少平带领党小组全体同志钉实一根根木桩,装填一袋袋沙土,一千多方的当家塘终于转危为安。北中等乡镇地处深山区,暴雨导致山体滑坡,该镇提前转移21户五保老人,妥善安排好他们的生活。百里镇前铺河河堤多处决口,党员冲锋在前,群众奋不顾身,大家直到战胜水魔才胜利返回。
在防汛抗灾过程中,全县各级各部门更是形成合力。7月8日7时,新城建设南路大面积停电,接到报告后,晋熙供电所所长叶志飞带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经勘察,李冲村10千伏支线03#到08#全部倒杆,抢险队不顾倾盆大雨、茅草缠住导线,毫不犹豫跳进泥沙中用手扒,用肩扛,战斗12个多小时,终于恢复供电。当得知小池镇白沙河、新仓镇黑河出现险情时,县水利部门立即组织技术力量赶赴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科学抢险。针对道路被冲毁的状况,县交通、公路部门迅速组织力量与机械上路,冒雨开展清障工作,确保了防汛抢险道路的畅通。
目前,全县各地抗灾救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被转移出来的群众生活安定、情绪稳定,无一例人员伤亡。
(本报记者 王三保 通讯员 曹传林)
新闻推荐
2010年7月23日 星期五 第312期 农历庚寅年六月十二 周刊部地址:太湖县新城熙湖路2号(县委一楼) 邮政编码:246400 电话:0556—4169698 电子信箱:thxxs200506@163.com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05 邮发代号2...
太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