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上午,75岁的小池镇白庙村堰西组村民王银生在家人陪同下,来到村卫生室就诊。“王老得的是普通感冒”,村医陈义忠热情地接待了王老,并给他开了哌酮纳、阿咪卡星等药品,用去药费近40元,即时结报了20元。据卫生室主任张胜华介绍,自去年7月份开始,整合全村7个医疗点、9个村医,实行一体化管理,使村卫生室内部医技力量得到了整合,村医加强了医疗协作,群众看病更加安全了。村医值班、巡诊制度化,实行了门诊统筹后,群众看病、结报也更加便利了。全村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去年全村新农合结报数额达到13万元,其中有5万元直接补贴了参合农民,使参合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惠及千万民生的大事,白庙村卫生室通过实施‘一体化\’,给群众看病就医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只是我县近年来大力实施卫生民生工程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县卫生局副局长毛霞斌介绍说,近年来,县卫生局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制定了《太湖县卫生局人大代表建议案、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办法》,实行分级负责制,将办理工作与本单位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同检查、同落实,从而大大提高了办理效率。有数据显示,从2007年开始,县人大代表对卫生事业所提的意见、建议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这足以证明,人大代表对卫生系统办理建议的满意率日渐提高了”,县人大办公室副主任刘应华深有感触地说。据了解,本届人大会议期间,县卫生系统共接到人大代表建议18件,已全部办结,满意率达到100%。
在办理过程中,县卫生局不断改进办理方式,坚持把握“四个原则”,准确研读、把握建议原文核心,强化办理工作针对性;坚持调查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办理工作的真实性;坚持部门联动,广泛寻求支持,确保办理工作的完整性;坚持办理代表建议与改进业务工作相结合,增强办理工作的实效性。每年召开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座谈会,当面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一些重点问题,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在县卫生局,记者看到了叶柏松等代表提出的“加强对农村标准化村卫生室的投入力度”的第067号建议。“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是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三级网络,改善农民就医条件为目标的民生工程,也是当前卫生部门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卫生局副局长李盛华告诉记者,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大力实施卫生民生工程,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进程,出台了《太湖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办法》,在全面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同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到10月底,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将覆盖全县174个行政村;到12月底,所有村卫生室将全面实行新农合门诊统筹。全县参合农民持卡就诊,将真正实现“小病不出村、村里能报销”,老百姓看病就医将更加方便、实惠。据统计,去年全县参合农民新农合即时结报318298人,补偿金达到5153.89万元,平均住院补偿比达到55.68%,补偿率为全市最高,被评为“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县”。
(本报记者 陈振伟 见习记者 陈开明)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李传林 图/文今年30岁的朱玫瑰,以前她家的经济收入主要靠采摘茶叶和种农作物。自从今年村里返乡青年田诗孔办起了皮革制品厂,她就在厂里做起了针制...
太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