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两辆满载图书的爱心车辆从合肥出发前往太湖县,在本报与安徽省图书馆联合发起的“爱心一日捐”活动中,热心市民捐来的数千册图书,以及图书馆少儿部下架的图书共4000余册,将在数个托管中心建起“爱心快乐图书室”,让该县3000多名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时光里,依样有丰富的童年生活,有多彩的精神世界。
拿到书,小朋友忘了午饭与午休
20日上午,合肥“红头车”志愿者车队的4名志愿者,来到了安徽省图书馆,帮忙将4000余册爱心书籍搬运到他们的车上,两辆爱心车,载着合肥市民的一片爱心,行驶200多公里,来到了太湖县。“阿姨,我最喜欢柯南,这里有这本书吗?”在新城小学附近的未来之星少儿托管中心,小朋友听说有大批课外书送来了,开心得全部跑出来了,本来是午饭与午休时间,孩子们摸着卸载下来的书籍,不舍得离开。看着孩子渴望的眼神,现场每人暂时发放一本书,他们才心满意足地捧着书回到了中心教室。
2年纪的苗苗说她最爱看迷宫类的漫画,还真在一堆书里找出了一本。当日安医大第一附属医院作为建院90周年大型公益活动的一部分,也参与到了本报爱心面对面栏目中来,为太湖县的留守孩子捐赠了3个爱心小药箱。
大多留守儿童家里没有读物
三年级的吴妍璇午饭和晚饭都在托管中心吃,她告诉记者,爸爸在上海开出租车,妈妈带着妹妹住在外婆家,家里在县城有房子,爷爷奶奶陪她住,两位老人家年龄大了,接她放学比较迟,所以她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托管中心度过。
吴妍璇小朋友告诉记者,她很喜欢看书,可惜爷爷奶奶不认识字,没想过给她买,家里只有爸爸带回来的三四本书,“都能背了。”她和小朋友交换阅读,但是大家书都不多,早读完了。“这里的孩子,家里几乎都没有课外书。”未来之星少儿托管中心的负责人吴华芬告诉记者,仅她一家托管中心就有100多名孩子,几乎全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家,孩子们童年阅读非常缺乏。”
爱心人士助力孩子们的阅读
认识到孩子们童年阅读的严重缺乏,吴华芬和另外几家托管中心的负责人,一起找到了该县图书馆原馆长曾玉琴,曾玉琴是2009年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2014年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退休后致力公益事业,非常关心学生的阅读情况,“县城至少有300多名留守儿童,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在县城买了房子后,依旧外出打工,孩子成了‘县城留守儿童\’,童年生活更加贫瘠。”曾玉琴立即向合肥求助。本报与安徽省图书馆联合为太湖县的孩子募集到图书后,合肥红头车爱心志愿者车队发起倡议,义务运送书籍,志愿者秦牧云告诉记者,“倡议发出十几分钟,就有几十位志愿者报名参加,后来选择了2辆车,来了4位志愿者帮忙。”红头车车队是一个非盈利性公益组织,由爱心车友和爱心人士组成,主要开展顺路带人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时也开展其他助学、助困、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 朱海峰 程珑 汪漪文/摄
新闻推荐
饼。中秋节前夕,太湖县开展了“敬老在中秋”活动,千余名志愿者深入全县20个敬老院为800多名老人送去香甜的月饼。本报记者 李博 摄
◆9月8日,志愿者在太湖县晋熙镇敬老院为老人包月饼。中秋节前夕,太湖县开展了“敬老在中秋”活动,千余名志愿者深入全县个敬老院为多名老人送去香甜的月饼。本报记者李博摄...
太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