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新闻 桐城新闻 怀宁新闻 潜山新闻 太湖新闻 宿松新闻 望江新闻 岳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桐城新闻 > 正文

《父子宰相》再版前言 □ 白梦

来源:安庆晚报 2018-12-21 09:24   https://www.yybnet.net/

时间过得真快,一恍已到2017年。《父子宰相》初版于2004年元月,至2014年元月,版权到期。十年过去,此书市场上早已稀缺,而随着六尺巷故事的走红,对于故事主人公张英及其家族,人们的兴趣越来越浓。所以,不断有人提醒我:将《父子宰相》再版。也不断有出版社商谈此事。机缘凑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六尺巷文化”网络平台横空出世。该平台作以传播桐城文化为己任,一直关注着《父子宰相》的再版事宜,并积极出谋划策。最终在该平台的牵线搭桥下,我们选定了复旦大学出版社,作为《父子宰相》的出版单位。

如此一蹉跎,又过去了三年。这十三年间,发生了许多变化,对于《父子宰相》这本书,是变得越来越好的。当初写这本书时,反腐倡廉、为官清正、家风家训、道德建设都没有提到现在的高度。张英、张廷玉这两个高官的形象以及张氏家族的家风传承,恰恰符合了当下的政风民情。所以,不断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六尺巷参观,中纪委网站以张氏家风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题材,提倡党员干部要像张氏父子那样“勤政为民,廉俭礼让”。父子宰相的故里“六尺巷”已经成为“廉政教育基地”,以父子宰相为题材的黄梅戏演进了国家大剧院,以六尺巷为题材的歌曲登上了春晚舞台,由此带来了六尺巷的旅游热。进而推动了六尺巷及其周边环境风貌的整治,推动了桐城打造君子之城的道德和文化建设。

每当看到这些变化,我常常忍不住想:我们创作的这本《父子宰相》,为传播桐城文化和六尺巷精神,是起了作用的。桐城文化历史悠久,桐城先贤及张氏父子的著作都是古典文辞,今人难读难懂。《父子宰相》这本书,以现代白话文的小说语言,来解读古人,将张氏父子以及同时代的一群桐城先贤,重塑形像,使他们变得可亲可近,使他们的精神和思想能够与我们对接、相通。

这便是我们创作这部历史小说的意义和价值。与第一版不同的是,第二版更多的保留了一些桐城当地的民俗风情。这部分文字,在第一版编辑过程中,出版社要求弱化,理由是本书读者面向全国,不是只对一地发行。本版将这些文字尽量保留,是因为“民族的即是世界的”理念正成为共识,“留住乡愁”“纸上还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引起重视。桐城这个地域有着特殊的文化现象,桐城的民俗风情也有着自身特有的魅力。桐城山清水秀,人民纯朴,文化风雅,物产富饶,这些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元素,作为热爱桐城文化且生长于桐城的两位作者,当年创作时是特意化了功夫来展现的,惜乎第一版删去了不少,第二版将它们重新呈现出来,使这部小说更加接近于最初的创作动机和状态。另外,对于第一版中有些描写与后来发现的历史事实不符部分,已经作了修订。比如张廷玉之子张若渟,在第一版中误为张若淳,张廷玉岳父、刑部尚书姚文然隐居之地不是小龙山而是龙眠山,葬地不在小龙山而在三里冈等等,这些虽属细节,但本着“历史为经,文学为纬”的创作宗旨,我们尽量使它更加完善。随着新史料的不断涌现,这样的修订我想在今后还会有。

最后,要特别指出的是,本书的另一位作者,陈所巨先生已于2005年9月往生。本书保留了陈先生写的第一版后记,并收入了陈先生在第一版面世后写的创作谈《和父子宰相在一起的日子》。我想,此书的再版,对陈先生是最好的缅怀和纪念。

新闻推荐

《写不尽的桐城》序 □陈俊

光其军嘱我为其新书写序,心有欣喜而下笔惶恐。近年来,我们俩交流颇多,互相支持,互动频繁——。年龄相近,爱好相同,又都想重...

桐城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桐城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父子宰相》再版前言 □ 白梦)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