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桐城市大关镇始终把“发展为要,民生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深入推进民生工程,致力于在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人掉队,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民生画卷。
公共文化场馆开放工程润民生。该镇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以文化站为依托,免费做好向群众提供各类以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主的展览、讲座等,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富有地方特色、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充分发挥镇综合文化站的阵地作用。截止到12月中旬,文化站共开展大型文化娱乐活动8场;到电子阅览室上网人数已达1500人次;到图书阅览室借书、看书人数达1800余人次,办理借书卡400余张;参加各类培训班的学员累计达2000人次;作品展示厅共展出各类书法、美术、摄影作品12次。
“一事一议”工程惠民生。该镇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来抓,制定科学合理的议事规则,筹资筹劳方案做到充分公示、层层审核,充分发挥村级监督委员会的作用,让百姓能够积极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和民主管理。对“一事一议”及村组集体资金使用进行全程监督,严格按照“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议事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的“四议两公开”的“一事一议”实施程序。2018年申请财政奖补资金164.38万元,完成“一事一议”项目共10个,涉及道路7个、桥梁3座。
同时,该镇2018年资产收益扶贫到村项目5个,争取到中央财政资金54万元、省级财政资金81万元,新建养殖大棚3座、储存仓库、钢构厂房各1座,当年实现收益9.12万元。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将全部收益折股分红给贫困户,重点向特困户倾斜,同时兼顾一般贫困户,320户1110人从中收益。 5个到村项目带动了社会资本投入150万元,吸收当地群众务工25人,实现脱贫致富两不误。
计生奖励扶助工程稳民生。该镇将计生特殊家庭优先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通特殊家庭就医“绿色通道”,为特殊家庭人员健康保驾护航。同时建立特扶家庭帮扶联系制度,为每户特殊家庭指定一对一的帮扶干部、村干部和家庭保健医生,要求每个联系人定期联系或上门探访,做到特殊家庭生病必访、家庭有大事必访,逢传统节日必访,家庭遭遇意外必访,帮助解决生活问题,给予全面帮扶。同时通过村级摸底,进村入户逐一核实对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代缴全部个人缴费。2018年度该镇共落实奖扶对象987户,应享受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36人,共发放奖特扶资金共计1470240元,所有奖特扶资金已全部打卡发放到户。代缴特扶家庭新农合2640元。
教育民生工程暖民心。该镇通过调整优化公共教育资源,加快改善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大力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不断加强师资力量,教学水平显著提升。学前教育促进工程--正在兴建的卅铺中心小学幼儿园二期工程,建筑面积1019平方米,总投资237万元。建成后,卅铺中心小学幼儿园的规模可达到一类幼儿园标准,将极大提升幼儿入园率,缓解学前教育资源紧缺局面,提高广大幼儿受教育水平。实施乡村学校改薄工程,学校校舍、附属设施全面加固或改造。 2018年,岐岭、胡埠、台庄三所学校进行了旱厕改造,建成标准化卫生厕所。卅铺中心小学、卅铺初中的整体搬迁,学区整体教育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翻开大关镇交出的民生实事 “成绩单”,一项项温暖人心的“民生套餐”,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程荣胜
新闻推荐
□安庆晚报记者柯慧敏安庆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新道路不断出现,如果不取个像样的名字,可能会给大家生活、工作等带来诸多不...
桐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桐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