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新闻 桐城新闻 怀宁新闻 潜山新闻 太湖新闻 宿松新闻 望江新闻 岳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桐城新闻 > 正文

从“第一商贩”到“万众创新” 创业者们呼应时代奏响最强音

来源:大江晚报 2018-12-24 01:00   https://www.yybnet.net/

改革开放的创业者年广久

40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也为一代又一代人创业、创新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舞台。40年里,在中国各领域,通过创业、创新,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让世界惊叹。40年里,一个个创业故事在这个伟大国家的版图上此起彼伏地用成果在讲述。这一个个成果就是一个个梦想的实现,并最终汇聚成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千秋家国梦。

江城芜湖一直积极走在时代的前沿,改革开放后也不例外,创业创新,在这个城市已是常态。既有“傻子”年广久已经成为改革开放的历史标杆,更有千千万万个创业者一起奏响了呼应时代的最强音。这座城市也不断在为创业、创新提供更大的空间。回首这40年来芜湖不同时间段的数个创业者故事,“勇敢、眼光、坚守、扶持”是关键词,对未来或有启示。

年广久:改革开放后创业者的标杆

12月20日,距离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胜利召开不过两天时间,记者在傻子瓜子博物馆见到了年广久,改革开放后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第一批百万富翁。这位已是82岁的老人很是硬朗,声音洪亮,而且几乎每天到自己的专卖店里去转转。这几天他一直比较忙,出席各种庆祝仪式,以及接受各地媒体采访。他告诉记者,“你来的真巧,再迟一点我就要到广安去了,然后又要去北京”。

当天的采访就像一个老人和晚辈拉家常,他带着记者在博物馆里观看,看着过往的历史照片,以及一些物品,往事一幕幕又被老人回忆起来。不过,对于当年个人的苦,他没有说多少。对于往事,他认为自己“要敢搞,我眼光也好,跟着共产党走就对了。我要感谢共产党,感谢邓小平”。对于邓小平几次提到他,并为他“保驾护航”,他一直记着。他带记者到一块书法大家金传世手书的“邓小平三谈傻子瓜子”前观看,一次是1982年,邓小平对个私经济发展给予肯定;一次是1984年,邓小平对年广久聘请雇工问题提出“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第三次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提出“说他赚了一百多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

说起这些,年广久有些感动,他认为,对于这份支持,他就必须要好好干,要对农民好,对工人好,“那时候市场上供不应求,工人辛苦,我给他们好酒好菜”。对于收购农民的瓜子原料价格,年广久也确保农民的收益。对于顾客,年广久说必须要对得起,“那时候来买瓜子要排队,有一天卖完后,一位老太太为了儿子工作的事要买两斤瓜子,我带着她到厂里,亲自给她炒了5斤”。

说起企业的现状,他认为“傻子瓜子”既有坚守,也有创新,“我们曾经经营过专卖店,也开展过有奖销售,当时效果不得了”。2018年10月,年广久被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推荐为宣传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

刘云:1992年国企改革背景下的“下海”者

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改革同步推进,特别是1992年后,国有企业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改革。此时,经过十余年改革开放精神的洗礼,人们的思想更活了,胆子更大了。在芜湖,许多当时在国企的年轻人经常热烈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下海”,这些年轻人已不满足原企业的死工资,期待更多的收入,期待体验更广阔的世界,也期待释放自身更大的能量。

今年51岁的刘云是原搪瓷厂职工,如今成为品牌箱包的芜湖代理,在女人街做批零兼营已有多年。说起自己离开国企“下海”创业的原因,她说,“一方面是家里有人在经商,另一方面也的确希望出来闯一闯,厂里收入当时实在缺乏吸引力了,那时候年轻,不愿一直窝在一个小厂里等退休”。

刘云“下海”后,先开始给别人打工,积累经验,后来自己经营过领带,“时代给你机会时,做什么都挣钱,那时候穿西装打领带是潮流,太好卖了”。后来,随着时代发展,到了1995年前后,刘云经过一定市场判断,选择了箱包行业,“我们那时候市场调查比较粗放,没有现在年轻人创业那么精细,很多还是凭感觉”。

在经营最好的时候,刘云有几家店,“在女人街这个店面有5个雇工,每天货发来不需要到仓库就卖掉了。”因为实体店经营受冲击,刘云也早已走上电商之路,效果还不错,与她差不多的是,一条街上许多商家都是线上线下同时经营。她认为,“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有付出,对未来继续看好,所以我还在这个店里守着。”

章立堂:最终选择在芜湖定居创业

章立堂是桐城人,1990年出生,在安徽工程大学视觉传达专业学习。在大学里,章立堂就立下了毕业后的目标,一定要自己创业,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作出自己的事业,“不仅仅是为了更好的物质条件,如果在企业打工,也完全有可能有越来越高的收入,自己有了事业的话将来应该有更大的作为”。如今,他实现了这个目标,他认为,这离不开芜湖的发展环境与扶持。

2013年,章立堂大学毕业,他最先是去北京,到了北京才发现,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以及大三后在相关企业实习培养的能力根本就不行,“虽然是这样,但是我还是没有放弃开公司创业的想法”。受家庭影响,章立堂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对古诗词也喜欢,其中尤爱苏东坡,对苏东坡的豁达非常钦佩,“所以后来公司名称也是来自苏东坡的一首词”。

因为有创业目标,所以章立堂在北京的企业特别注重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学习。在北京两年的时间里,他觉得自己就是一块泡在水里的海绵,尽可能吸取。2015年春天,章立堂离开北京,左思右想,多方比较后,章立堂还是选择到芜湖来创业,“桐城小了一点,虽然离安庆近,但比较后还是到了芜湖”。在芜湖创业后,他遇到了许多热心人,2016年下半年,他得到消息,在芜湖国家广告产业园里创业,有很好的减免扶持政策,“我带着4200元来芜湖开公司,虽然当时胆子大,但没有这些帮助,也会非常难”。

果然,到了这里后,他说,“不但是房租减免等,而且最关键的是能认识许多朋友,都是一个产业体系的,我现在许多业务都得到他们的帮助,我们互相支持,氛围非常好,虽然有竞争,也是良性竞争,更多的是互助。”随着对市场的了解,章立堂在业务发展上也开拓了属于自己的特色,已有了成果,同时他认为,创业就要不断创新,不断学习,“我前不久还去深圳提升摄影技术,一周时间一万多元的学费,很值”。

记者 吴敏 文 许诚 摄

新闻推荐

民畈村扶贫资金下“金蛋” 40贫困户获“分红”

“我要把分红的钱再次投入到承包鱼塘中去,让我无忧安度晚年。”双港镇民畈村的金大爷日前这样说道。他紧握手中股权证...

桐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桐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从“第一商贩”到“万众创新” 创业者们呼应时代奏响最强音)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