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李佳莹委员:目前安庆市存在乡村教师资源流失、学科结构性缺编等问题,建议进一步理顺优化教师管理制度,推进无校籍管理,创新教师编制管理,实现对“走校教师”跟踪和考核等全面管理。科学制定农村教师的补助标准,加大农村学校周转房建设,增强教师的职业获得感,留住农村优秀教师。
加强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
赵琴秀委员:要大力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与管理,强化力量配置、设施建设和经费保障,统筹基层资源力量,开展专职网格员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培育环保产业新动能
吴曙委员:要发挥现有产业基金和民营企业专项扶持资金的优势,鼓励投入环保产业,建立整合生产商、销售商、服务商、物流商的环保产业供应链服务体系,发展供应链金融,降低需求端企业环保投入成本和运营成本。要从单一的环境服务转向环保产品生产与环境服务“双轮”驱动,从传统污废末端治理转向企业污废前端治理。
治管并重打响黑臭水体治理持久战
曹奇委员:建议启动综合规划,统筹黑臭治理,同时在建设项目立项前必须进行水影响评价,确保项目所在地有市政污水管线和污水处理能力。明确属地责任,紧紧抓住河长。实行“双向补偿”,经济杠杆撬动。拓宽参与渠道,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黑臭水体的治理监督当中,可以借鉴外地招募“民间河长”的好做法。
抓村干部队伍凝聚脱贫合力
陈宏委员: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需做到政治上关注,建立选拔长效机制、加大培训力度,让村级干部有“奔头”;经济上关心,建立健全村级干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让村级干部有“甜头”;精神上关怀,建立健全村级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全面落实谈心谈话制度,让村级干部有“盼头”。
控制贫困增量提升脱贫质量
叶林霞委员:建议划定支出预警线、收入标准线,精准识别防贫对象。针对防贫风险精准施策,各县(市、区)可根据各地财政实力分档次设定救助水平,因户施策,并探索创设“精准防贫保险”。为特定群体而非个人投保,县级财政出资的保费为资金池,多退少补,余额结转下一年度。同时,通过实施就业帮扶、培育龙头企业、鼓励自主创业,提高防贫对象自我造血能力。
打造“非遗”保护传承链条
严根发委员:依托黄梅戏、桐城歌、桑皮纸、岳西高腔、望江挑花、文南词等“非遗”文化产品,探索“非遗+就业工坊”模式,创建“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非遗”保护传承链条,推动优秀文化产品产业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培育发展“文化+旅游、文化+食品业、文化+互联网”等多种“文化+”的融合新业态,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记者徐侃雷琳琳陈娟娟查灿华整理)
新闻推荐
笔者日前从桐城市文明办获悉:截止目前,桐城市共推举中国好人6人、安徽好人16人、安庆好人80余人、桐城好人160余人,已连...
桐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桐城市这个家。